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汪笑侬与灯谜趣话(汪字灯谜)

qitougu3周前 (07-09)知识百科4

清末民初戏曲家中,雅好灯谜者不少,如杨恩寿、翁偶虹等,都是个中行家。京剧改良的代表人物、被梁启超称之为“伶隐”的汪笑侬亦是灯谜好手。汪笑侬,原名德克金,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他天资聪慧,兴趣广泛,经史子集,无所不窥,光绪五年中举,曾任河南太康知县。投身梨园时,因被京剧老生三杰之一的汪桂芬所轻视,遂更名“汪笑侬”以自勉。

汪笑侬有个外号叫“德不妥”,这和他喜欢猜灯谜有关。早年在开封城,他每逢有谜会便欣然前往,但他有个习惯,每次在报猜谜底时,尚未等出谜者判定正确与否,自己嘴里先念念有词:“不妥!不妥!”意为猜中固然好,不中也早有言在先,这样,留有余地,免得猜错受窘。时间一长,谜坛人士都识破了他的这个“伎俩”,就戏称其为“德不妥”。

汪笑侬擅长制谜,他创作的灯谜多与菊坛有关,如他传世的几条谜作:“伶官”(打《论语》一句)“学而优则仕”,旧时演戏的称为伶,伶官即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谜底别解为“学优戏的则已成为仕宦”;“遇有舞台便演出”(打成语一)“逢场作戏”,“场”作“舞台”解释;“千不是,万不是,都是小生的不是,小生这厢有礼了”(打《孟子》一句)“平旦之气”,生与旦为戏曲中的男女角色,谜面模拟小生口吻向花旦赔礼,谜底别解为“平息旦角的怒气”;“汴京禁止演剧”(打《诗经》一句)“无敢戏豫”,“汴京”即河南开封,故扣“豫(河南的简称)”,“禁止演剧”所以是“无(没有)敢演戏”;“小楼演剧”(打三国人名一)“杨戏”,此谜用灯谜中常用的人名借代法,“小楼”指京剧杨派武生创始人杨小楼,借其芳名扣合“杨”姓,“演剧”就是“戏”,等等。这些灯谜无不围绕他的京剧生涯,风趣幽默,真所谓“深人无浅语,慧心无直笔”。

某年元宵,开封百城书店悬挂百余条灯谜征射,其中有条独字谜:“尔”(打《三字经》二句),注明射中者可获赠一件狐腿裘衣。那时,读书人对《三字经》这类童蒙读物都可称烂熟于胸,倒背如流,此谜谜目简单,谜赠而又如此丰厚,因此吸引猜谜爱好者纷至沓来。然而,设谜多日,众多前来射虎的高手,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无一中鹄。最后,店主揭晓谜底是“孟子者、七篇止”,因为《孟子》总共有七章,末句为“则亦无有乎尔”,“尔”乃全书最后一字,所以扣底。此谜出乎意料,别开生面,却符合谜理。据传,这条谜的作者正是汪笑侬。

汪笑侬学识渊博,曾集诗词、诗钟五百多首,灯谜千余则等,汇编成《笑斋诗存》一书,惜乎早已散佚。

相关文章

每日诗词|杜牧《秋夕》

秋夕【唐o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且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

冷寂意境的层叠渲染——唐.杜牧《秋夕》浅析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银烛:白色蜡烛,象征宫廷奢华中的清冷。画屏:彩绘屏风,暗示华美却孤寂的空间。轻罗小扇:薄纱制成的团扇,暗含秋日...

阿皮读古诗千字文:秋夕(唐 杜牧)

猜谜语:干高杈多叶如爪,一到深秋穿红袄,球状果实刺儿多,驱风祛湿有疗效(打一植物) 谜底在本文中。 秋夕唐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在秋夜里烛光映照...

李煜偷看小周后午睡,写下一首《菩萨蛮》,似春风般撩人心弦

在李煜的词中,除了剪不断,诉不尽,理不清的亡国愁恨,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风花雪月。大周后,周娥皇在19岁那年嫁给了当时还是吴王的李煜。我们都知道,李煜擅长书画,精通音律,博学多才,而...

【背古诗词-016】滕王阁序(唐·王勃)

滕王阁序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故计划分7天背诵完成,今天是第4天,坚持就是胜利!《滕王阁序》原文选段(4/7)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lài)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

2025年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与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项300练(125)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豪父母告诫他: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小豪觉得这个告诫可以用更文雅的方式表达,如《赤壁赋》里的“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