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蝉》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之间传出。正是因为蝉在高处,所以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据说虞世南是在唐太宗李世民令他写诗的时候,当时在大明宫的一个朝廷聚会上还是宴会上写的这首诗。这首诗总体来说是一般,只不过是咏物。但是虞世南相当于是唐初的权贵,他是当过高官的,和后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其他的很多人从草根出来是不一样的,而且他是大官僚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