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每日一诗《诗经·召南·殷其雷》,侧和息怎么读才押韵

qitougu4周前 (06-30)知识百科7

殷(yǐn)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huáng)?振振(zhēn)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一、音韵

韵部

第一章:阳、遑,阳部;

雷、斯,支脂通韵,子、哉^1(),之部;二三章同。

第二章:侧[ tzrik ]息^2[ sik ],职部;

另:侧、息这两个字用粤语读也押韵。分别读zak1、Sak1。

第三章:下^3()、处(chǔ),鱼部。

注:

  1. 哉()《康熙字典》:又叶将其切,音赀。《诗·邶风》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2. [ tzrik ]息[ sik ]:见中古漢語發音查詢
  3. 下():又《韵补》:叶(xié)后五切,音虎。《诗·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与女叶。吴棫曰:《诗经》下字有17个,陆德明皆此读。

二、释义

第一章

殷其雷^1,在南山之阳^2。何斯违斯^3,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兴也。

注解:

  1. 殷:雷声也。
  2. 南山:指终南山。山南曰阳。
  3. 前斯:此人也。后斯:此所也。违,去。
  4. 遑:暇也。
  5. 振振:信厚。王先谦《集疏》训为“振奋有为”。《诗·螽斯》:“宜尔子孙,振振兮。”《诗·有駜》:“振振鹭。”形容的都是有翅膀的。

今译:

隐隐的雷声,在南山的南面。此人为何离开这里?不敢有空闲。振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第二章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1?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兴也。

注解:

  1. 息:止也。

今译:

隐隐的雷声,在南山旁侧。为何斯人离开这,不敢有空闲休息?奋发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第三章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1?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兴也。

  1. 处:居住。

今译:

隐隐的雷声,来自南山脚下。为何斯人离开这里,不敢空闲休息?奋发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三、赏析

殷其雷三章章六句。

《毛诗》认为:“《殷其靁》,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

认为是大夫之妻劝夫君以为臣之义。这一点,司马光在《家范》一书中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是《殷其靁》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劝以义也。”并以之为典范让女子学习。

而朱熹认为:“南国被文王之化,妇人以其君子从役在外,而思念之。故作此诗。言殷殷然雷声,则在南山之阳矣。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

认为是妇人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不过,对于思念的对象,可能后代认为是普通丈夫。但是《诗经》中的君子一般指诸侯。所以,这里说大夫应该不是诸侯的大夫,而是王的大夫。天子之大夫视子男,也就是说王的大夫相当于小国诸侯子爵男爵。所以可以称为君子。

唐代贾岛:“雷,比教令也。”也就是说,殷其雷,雷比喻传教令于四方。所以,下面说君子“莫敢或遑”“莫或遑息”“莫或遑处”,是四处奔走,不敢休息。

所以,夫人一边理解夫君的辛劳,一边又心疼。所以,发出了呼喊“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诉说了自己的无尽的思念和担忧。

所以,全诗三章,章六句。结构相同。

殷其靁,南山之X。何斯违斯,莫XXX。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三章,就换了几个字。一是为了换韵,而是通过场景切换,比喻君子四处奔走。每一章的最后两句“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单独成韵,又同前面的一、三句隔句押韵。这样声音和谐,前后呼应,节奏强烈,增强了表达效果。

我们看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大概是因此有感而发。

诗圣半夜还想起了这首诗,写下了雷这首诗。

《全唐诗·杜甫·雷》:“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相关文章

冷寂意境的层叠渲染——唐.杜牧《秋夕》浅析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银烛:白色蜡烛,象征宫廷奢华中的清冷。画屏:彩绘屏风,暗示华美却孤寂的空间。轻罗小扇:薄纱制成的团扇,暗含秋日...

明日夏至: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还有晴

Summer小荷初露万物芬芳The Summer Soistice传统二十四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

今天,一起品读清明诗词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一时节,人们踏青出游、沐浴春光,追思怀远、感怀先人。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词佳句很多。你知道几首,快跟小编一起读起来来源: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35首清明诗词: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清明》唐·杜甫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

清明诗词15首:梨花风起正清明

文稿 | 儒风君整理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节草木萌动,杏桃花开。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清明节就已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外出踏...

清明节,四首古诗,美了人间,醉了心扉

【1】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唐:韩偓《寒食夜》寒食之夜,春风带着料峭的寒意,悄然拂过。梅树枝头,点点白雪般的花朵与初绽的杏花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精致的水墨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