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一咔ka与一庹tuǒ,人人都随身带着这几把尺子

尺子

旧时在农村很少有尺子,要说有,也只有那些做手艺的人才有,如裁缝师傅、木匠师傅、竹匠师傅等。可是你知道吗,我们每个淳安人都如工匠师傅般,身上都随身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咔ka

张开你的手指,大姆指与中指两端的距离就是一ka。

一ka只能量小样的东西,如茶杯有多高,办公桌有多长,用你的手量一量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一庹tuǒ

伸开你的两臂,两手指尖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庹。

农村的牵牛的棕绳一般为二庹多长,如果你想知道一株古树有多少粗,那么你用双手抱住树杆量一量就知道了。

一肩、一人、一人一马

农民使用的一些劳动生产工具大多用一肩,一人,一人一马来制定。

一肩:即人肩膀的高度,如农家的锄头柄为一肩高,平时锄地长短恰到好处,挑担时还可当跺柱使用。

一人:即人的身高,扁担的长度一般为一人高。

一人一马:即人成站立姿势,再往上伸直你的一只手,就是一人一马高。

山里人挑柴草用的柴冲的长度为一人一马高。

我们人身上随身带的计量器具还有很多,如“百来步”,“半腰深”,“指头样粗”,“拳头大小”,“一刀柄长”等等。

当然,这样测出或估出的都是一些大概的数字,如果在使用这些土办法之前,先借用裁缝师傅的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手长等,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这样,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应该说是八九不离十了。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言”,这句话是淳安方言众多的写照。许多本土作者将淳安方言融入文章中,着实富有趣味。如果你也有许多与淳安有关的奇闻异事、方言趣谈,请投稿至淳安发布邮箱:3114330670@qq.com。当然,你也可以把文章以方言的形式朗诵,并将音频文件发给我们。有稿费哦!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本文作者的深情方言朗读,作者为界首乡鳌山村人。

版权归淳安发布所有,转载须告知!

记者方俊勇通讯员方小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阴山淬火:与花木兰共戍北魏边关》

“噗嗤!”滚烫的鲜血喷溅在脸上,带着浓重的铁锈腥气。视线被黏稠的红色糊住,耳畔是弯刀破风的尖啸、垂死者的呜咽和柔然骑兵战马那特有的、令人心悸的嘶鸣。一只断臂滚落脚边,手指还在神经质地抽搐——这是我的环...

杜牧的诗《秋夕》写尽了一位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境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

【手写】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背景音乐:《盛夏光年》-R7CKY。感谢观看。...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知道几首?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知道几首?】民生视角“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除了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古人笔下的清明节~ 声...

精选清明节经典古诗词38首,值得大家收藏

精选清明节经典古诗词38首,值得大家收藏。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清明日》唐·李建勋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唯有杨花似相觅,...

[文言详解]2025河南青桐鸣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苏轼《范增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论范增苏 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