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精选清明节经典古诗词38首,值得大家收藏

qitougu4周前 (06-29)知识百科10

精选清明节经典古诗词38首,值得大家收藏。

1.《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3.《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4.《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5.《清明》

唐·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6.《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宋·秦观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

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

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

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7.《西平乐》

宋·柳永

尽日凭高寓目,脉脉春情绪。

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

烟光澹荡,装点平芜远树。

黯凝伫。

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奈阻隔、寻芳伴侣。

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怅望、在何处。

寂寞韶光暗度。

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8.《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宋·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9.《蝶恋花》

南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0.《清明》

宋·方岳

淡烟疏雨清明日,飞絮落花游子心。

燕话春愁初睡起,一帘草色暮池深。

11.《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2.《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3.《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14.《清明》

宋·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15.《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6.《清江引·春思》

元·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17.《壬戌清明作》

明·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18.《绝句(四首)·可惜清明雨也晴》

元·郭翼

可惜清明雨也晴,好春须看水东亭。

桃花如马斑斑色,杨柳藏鸦树树青。

19.《清明喜晴》

清·邓廷桢

九日春阴一日晴,柳丝风里过清明。

人思酩酊酬佳节,天与暄妍慰物情。

梁上香泥初睇燕,江南芳树未闻莺。

车帷闭置真堪笑,何日青山载酒行。

20.《雨霖铃·清明过何笛帆乘骝桥故居》

清代·朱祖谋

昏鸦啼涩。近连桥、路暗雨如织。

孤云一逝何处,门巷乱、苔花綦迹。

薄暝流飙,旋起渐、尘动欹壁。

甚燕燕、凄语东邻,此地无人解吹笛。

天涯酒醒消魂极。但悤悤、酹地空尊泣。

文章枉换羁旅,零落尽、茂陵残笔。

夜壑孤吟,应省今朝、过了寒食。

待剪纸、重与招魂,梦断枫林黑。

21.《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2.《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23.《清明日与友人游》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24.《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25.《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26.《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27.《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28.《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29.《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30.《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31.《渔歌子》

西蜀·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32.《浣溪沙·春情》

宋·苏轼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33.《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4.《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5.《破阵子·春景》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36.《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37.《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38.《朝中措》

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

“诗仙”李白鲜为人知的10首诗,你读过几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唐诗流传五万首,哪首是你心目中的第一?

据《全唐诗》统计,流传后世的唐诗有近5万首。诗仙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浪漫豪气;诗圣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国破之叹;王孟田园诗派“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悠然;还有“...

“一日一诗”:《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词鉴赏:晚唐诗人杜牧的绝句可与李白,王维,王昌龄齐名,比如编入教材的《山行》等,而这首《秋夕》更是写尽了秋季的物候特征,构思巧妙,词...

杜牧《秋夕》赏析

秋 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诗以拗峭险侧的风格著称于晚唐诗坛,而《秋夕》却是典型的清婉平丽之作,代表了他的另一种诗风。诗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宫女...

杜牧的诗《秋夕》写尽了一位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境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

赵孟頫《归去来辞》高清分享,收藏起来学习

赵孟頫《归去来辞》,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作。行书,纸本长卷,纵46.7厘米,横453.5厘米。共48行,行10字左右。藏上海博物馆。该帖为中期作品,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用笔珠圆玉润,宛转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