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二年级《大禹治水》,神话故事好读,理解英雄人物有点难

这两天,我们二年级小学生用了四节课学完《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课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描写了大禹治水的艰辛以及他的心系百姓、无私奉献、智慧过人、治水有方。对于神话故事,小学生们都十分喜欢,朗读的欲望也比较强。但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环境不同,孩子们对于大禹的伟大理解得不太深入,甚至有些吃力。语文老师们都在感叹:英雄离小学生太远!理解英雄人物太难!

一、本课生字易出错较多,尤其是部首和笔顺。

1.“哄”和“洪”;“被”和“批”对比记忆,也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来掌握新字,比如“退”,换偏旁可以组的新字有很多:眼、很、跟、狠等。

2.也可以猜字谜记忆生字,比如“首先走”

谜底是“道”,“一人说出”是“认”,“房子着火”是“灾”。

3.部首容易出错:“年”的部首是第一笔“撇”;“业”的部首是本身;“产”的部首是“立”。

4.笔顺易错字“年”,正确笔顺应该是:撇、横、横、(短)竖、横、竖。

5.课文中有非常多的4字词语,有一些是固定搭配,可以把这些4字词语提炼出来,让孩子熟读成诵。

6.课后第2题,意在让孩子掌握理解字义的方法:先猜,猜的时候要把字放在词中,词放在句子中,去根据句子的语境去猜猜字义。再查字典,以确定准确字义。在平时的预习中,要让孩子多用字典,在猜一猜——查一查的过程中,掌握理解字义的方法。

二、课文要抓关键词句,感受治水前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大禹治水的艰辛、大禹父子治水方法的不同、大禹的人物形象。

1.大禹治水前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在第一小节中,“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通过“洪水经常泛滥”、“淹没田地”、“冲毁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等词,加上孩子们的合理想象,可以感受到洪水带给人们无数的灾难。理解“泛滥”,要联系下文,这是理解词语意思的一种方法。

2.治水后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里,通过对比第一小节,再读前文“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孩子们能理解,有房住、有田种,幸福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做安居乐业。

2.是谁治理好了洪水?他们又分别是怎么治理洪水的?结果怎么样呢?

在读课文的第二和第四小节的时候,孩子们分别圈出人物、治理时间、治理方法,治理效果。

鲧是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治水,结果是:9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禹的治水方法是:疏导,结果是13年之后,洪水终于退了,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对比读之后,我们感受到,大禹善于吸取经验教训,智慧过人!

3.为了治理好洪水,大禹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呢?

在第三小节中,“十三年”、“到处奔走”,“多次路过自己家门口”,“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尤其是“到处奔走”,可以让孩子想象说话“大禹为了治水,可能走过哪些地方?”以感受大禹的心系百姓、无私奉献。

还可以联系第一小节,以加深理解大禹治水的坚定决心。

三、课后题要重视,无论是读的还是写的,要逐一过关。

课后第1题已经在课文的学习中处理过,第2题,在全文学习完之后,可以用四个句子当主干、串联相关关键词的方法,复述全文。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普遍感受就是: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生活体验不够,又加上伟人离现在的孩子生活较远。他们理解起来大禹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他的无私奉献非常有难度,在课堂上,读第三小节关键词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三过家门而不入,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大禹?”孩子们说的是“勤劳的”、“坚持不懈的”。

是的,现在的孩子们,被教育要勤劳诚恳,坚持不懈。但对于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样的精神品质,教材提倡的少了,老师和家长也教育的少了,这也是社会价值观的一种转变。所以,孩子们难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课余,可以让孩子们读一读《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以加深对神话故事中英雄人物坚韧不拔,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受。

相关文章

“诗魔”白居易经典诗词名句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白居易的诗富有韵味,雅俗共赏,连普通老太太也能听懂,流传甚广...

李白10首春天诗词,姹紫嫣红,风情万种,唯美而多情!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关注载月诗话,陪你一起,畅游古诗词的海洋……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绿草茵茵。良辰佳夜,大诗人李白在自己家的桃园里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赏花赏月,把酒言欢。桃花如雨落,花香中,...

李煜与毛熙震两首《菩萨蛮》比较!

先看李煜写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该词是李煜与小周后幽会时写的一首词。写一个繁花盛开...

道是无晴却有晴——古诗词抄写打卡第21天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两岸杨柳,青得滴翠江水悠悠,淌过时光的眉弯忽然,江面上飘来熟悉的曲调是他的歌声,撞进我慌乱的心间东边,阳光正肆意倾...

每天一首诗25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如何记忆?诗名:竹枝词二首·其一。竹枝词原是巴渝(今重庆)地区的民歌。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依调填...

【手写】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背景音乐:《盛夏光年》-R7CKY。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