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诗25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如何记忆?
诗名:竹枝词二首·其一。
竹枝词原是巴渝(今重庆)地区的民歌。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依调填词,写了十一首。后来又新作两首,此篇即两首之一。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 。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诗词:
第一句:杨柳青青江水平。
杨柳青青,江水平静。
杨柳春江,心绪荡漾。王维说,“客舍青青柳色新”。
第二句:闻郎江上踏歌声。
听到情郎江上的踏歌声。
踏歌:一作“唱歌”。脚踏地而歌。李白说:“忽闻岸上踏歌声”。
三、四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下雨,说是无晴却还有晴。
这是一种难得的景象,东边日出,西边下雨,一边无晴,一边有晴。
此处妙用双关,无晴、有晴谐音“无情”、“有情”。
东边西边、无晴有晴,虽重复用字,却趣味横生。刘禹锡作《竹枝词九首》,其中有好几句类似的名句: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杨柳青青,闻郎歌声,东日西雨,无情有情……
“晴”飞花令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矮纸闲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