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背后故事:宋濂官至开国文臣之首,马生当上县令

最近,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博士的博士论文致谢词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致谢就是现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迎难而上的勇气感动了很多网友,大家都感叹人生不易,唯有努力,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书写了一篇诗一般的致谢词,与其说这是致谢,更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奋斗态度。历史上许多成功人士都有一样的经历,明朝的宋濂见同乡后浪马生,有感而作《送东阳马生序》共勉。那么古代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不是和黄博士一样呢,作者宋濂的小时候经历是否和序中一致,马生是否如宋濂所期望?

一、惺惺相惜,以文相赠

在公元1378年,也就是朱元璋明洪武十一年的时候,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按照朝廷惯例,告老还乡的官员要到应天府去朝见,作者从自己家乡浙江省浦江县出发前,同乡晚辈马君则前去拜访宋濂,宋濂写下了这篇赠序,作者借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借此来激励晚辈。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从序言中的“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可以看出,作者对马生(马君则)这个人很欣赏,原因有二:一是因为马生是明朝中央最高学府太学的二年级学生了,而且在同窗之中口碑不错,人人都夸其贤能;二是宋濂与马生两个人相见后,宋濂看完马生的文章之后,觉得文章写得好;在和他讨论问题,马生也对答如流。看到这个能说会道的马生,宋濂想到自己,觉得家乡人才辈出,兴奋之际,作文章共勉。

二、宋濂其人,官至开国文臣之首

郑涛《宋潜溪先生小传》:“其在母妊,仅满七月即生,故为婴儿时,极多病。每患风眩,辄昏迷数日。祖母金与其母陈更相保抱,方获无虞。”

宋濂是个早产儿,未足7月就出生了。所以小时候身体经常不好,有些时候普通人风寒感冒小病,对于小时候的宋濂来说,简直是致命的,会昏迷几天。当然最后在他的奶奶和母亲的照料下终于渡过难关。

据《明史》本传记载宋濂 “幼英敏强记。 ”宋濂自幼就好学,但是自己的学习条件艰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书 ,自由自己抄书,不管天寒,砚结冰,手指冻僵。

在他五岁的时候,宋濂的祖父开始叫他读书识字,宋濂几乎是过目不忘。

《宋潜溪先生小传》:“年六岁,入小学,其师包文叔授以李瀚《蒙求》,一日而尽,自后日记二千馀言。诸生同肄学者,日暮罢归,其所读书,景濂皆成诵。

宋濂六岁上小学,师从包文叔,包老师教《蒙求》,宋濂一天就学会了,后来每天都学习200余字的文章,每天学习的文章,宋濂都可以北宋出来,可以说是过目不忘。

十五岁的时候,同村的名人张继之,知道宋濂的记忆力惊人,于是就出题考宋濂,四书五经,无一不是能够背诵的。于是就随机到书架上抽取一本书,之出一段五百字的文章让宋濂阅读后背诵,宋濂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于是张继之告诉宋濂的父亲,宋濂天分极高,应该选取名师教授。最后拜师于当时的名人梦吉先生。宋濂不怕各种艰难,勤苦学习,所以终于学有所成。后来,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还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三、马生其人,顺利当上县令

马生(马君则)是唐代东阳茂陵马氏始祖马大同,曾经担任过东阳县令,后来退休居住在东阳松山。宋濂写文送给马生,充满期望。那么后来马君则后来怎么样了?到底有没有达到宋濂的一番期许?

“裕七,讳从政,字均济,号日济。赋性明敏,立品刚方。元授武义尉兼署义务龙祈巡检司、金华府移文掌本县事。大明混一之初,圣天子崇文重儒,授正九品将仕郎、开封知事。赞政有方,升正一品承事郎、东昌棠邑令。考绩恩赐荣归,以乐绿野堂,名秩显然。”

从史料上能够看出,这个马君为人确实遵从了宋濂的教诲,人品被夸刚正,仕途也还顺利,后来还做了官。虽然开始官职并不高,但是也干出了一些政绩,先被提拔为承事郎(正七品初授之阶)后来又被提拔为邑令(县令,正七品)。

马君则最后没有达到到像宋濂一样官位显赫的地步,但是肯定也受到了宋濂的一些影响。《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和后生马生都具有不错的前程,尤其是宋濂更是被朱元璋评价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马生也不赖,直接顺利考取功名,当上县令。

相关文章

【诗词】李白最有影响力的10首诗,你会背几首呢?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1. 哎呀,李白这诗写得太带劲了,读着都能飘起来!2. 《将进酒》这歌儿,一嗓子下去,...

五虎将兵器大揭秘:演义夸张对正史真相,关二爷竟没用过青龙刀?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总被五虎将的兵器迷得神魂颠倒——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能劈开水面,张翼德的丈八蛇矛挑落过敌将头盔,赵子龙的亮银枪在长坂坡上扫出血路。后来翻了《三国志》才发现,这些神乎其神的兵器,大多...

杜牧的《秋夕》,一字之差便境界全非

本 文 约 2000 字阅 读 需 要 5 min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我生长在一个文化家庭里,七八岁就延师读私塾,放学回家,长辈们教着读古诗,各种题材,各种...

李煜与毛熙震两首《菩萨蛮》比较!

先看李煜写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该词是李煜与小周后幽会时写的一首词。写一个繁花盛开...

今日夏至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