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家长们:除“o”发音变了,很多知识点也变了,教孩子时要注意!

qitougu2周前 (07-12)知识百科4

最近“o”到底是发“喔”还是“欧”,引起了社会热议,基本70/80后家长们学的都是“喔”,现在10后孩子的知识却变成了“欧”,实在让家长们不敢再乱教了。


很多家长直言:本来是根深蒂固的认知,现在却怀疑自己学了假的知识。


实际上不只是“o”的发音,其他拼音也有不少被调整的。比如“shuì fu”改成“shuō fu”,“tiě jì”改为“tiě qí”等等。据说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会读错,索性改了。

同时很多家长抱怨:不仅学得不一样,现在小学拼音学得特别不扎实。因为学校教的时间太短,孩子练习时间也不够。


小区的家长反馈:孩子都上小学六年级了,还是“bd分不清”、“pq”傻傻分不清楚。。。。就算是孩子现在会用字典了,自己可以查了,但查到之后拼不对!也是个问题。


而且要知道,未来这批孩子一定是要跟电脑紧密捆绑的,而现在电脑输入法又都是拼音居多。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连拼音都不熟悉,那电脑打字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件难事。


很多家长倡议:教材为什么要改?能否把80后的学习版本还给孩子们!


另外,不知道家长们发现没?其实不只是字母发音,很多诗句拼音,也和家长小时候学的不一样了。


例如在诗句层面,80后家长们应该记得,以前诗里面有很多“转化字”,都有特殊读音。但现在貌似都被“平反”了,好多都开始读原音,这让“背诗背得滚瓜烂熟”的家长们,一时难以适应。


例如《山行》里面,“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以前老师百般强调读“xiá”,现在却改为原音“xié”;

再比如《回乡偶书》里面,“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以前要求读“cuī”,现在改为读原音“shuaī”;

还有《敕勒歌》里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以前要求读“yǎ”,现在改读原音“yě”等等

其次还有笔画,“为、火、义、母、忄”等笔顺也都变化了。以前记忆中大部分都是最后点“丶”,现在都提前了。具体还有很多笔画变化,可以参考以前的文章《你的孩子写字笔顺正确吗?》

这里特意结合各大网友的发现,进行了汇总。这些知识点家长们不要再教了,因为孩子们学的和我们不一样了。否则不仅容易激发父母辅导作业的家庭大战,更有可能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老师教得对,还是父母教得对。


既然时代变了,教育大纲有所调整,那我们也要顺应改变,让孩子们学到统一的知识。


有其他变化的知识点,也欢迎家长在评论区补充!

相关文章

“诗魔”白居易经典诗词名句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白居易的诗富有韵味,雅俗共赏,连普通老太太也能听懂,流传甚广...

“一日一诗”:《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词鉴赏:晚唐诗人杜牧的绝句可与李白,王维,王昌龄齐名,比如编入教材的《山行》等,而这首《秋夕》更是写尽了秋季的物候特征,构思巧妙,词...

李煜与毛熙震两首《菩萨蛮》比较!

先看李煜写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该词是李煜与小周后幽会时写的一首词。写一个繁花盛开...

每天一首诗25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如何记忆?诗名:竹枝词二首·其一。竹枝词原是巴渝(今重庆)地区的民歌。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依调填...

《竹枝词》唐·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声朗读

竹枝词·其一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注释】 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原...

多伦多Grigorian关门,魔都“浣熊”开张,实体唱片店“道是无晴却有晴”

打开“格里戈里安研习室”(L'Atelier Grigorian)的网站(Grigorian.com),视觉中心的位置上便是“店铺关门大吉,在线销售持续经营”的通告。作为加拿大最后一家古典音乐唱片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