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实词释义及举例七
文言文实词释义及举例七
96.过
①“走过”“经过”,如成语“过门不入”“过眼云烟”,如:
【例】闻道龙标过五溪(七年级上册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例】及鲁肃过寻阳(七年级下册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②“过去”“过后”,如成语“时过境迁”,如:
【例】三伏适已过(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参考译文:三伏天恰好已经过去】
③“超过”“胜过”,如成语“才气过人”,如:
【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④“过分”“过于”,如成语“过犹不及”“矫枉过正”,如:
【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八年级下册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错误”,如成语“闻过则喜”“将功补过”,如: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九年级下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作动词,意为“犯错”,如成语“行不贰过”,如:
【例】人恒过,然后能改(八年级上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参考译文: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
97.好
①形容词,容貌美,漂亮。如成语“花好月圆”,如: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八年级上册·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形容词,美好,善。如成语“大好河山”,如: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七年级上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八年级下册·《诗经·关雎》)
③动词,爱好,喜爱。如成语“好为人师”,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④形容词,使人满意的。如:好雨知时节(六年级下册·杜甫《春夜喜雨》)
98.号
①动词,大声地哭。如成语“号啕大哭”,如:
【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项脊轩志》)
【参考译文:会看这些遗迹,往日的这些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②动词,大声喊叫,呼啸。如成语“狂风怒号”,如:
【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动词,宣称,扬言。如词语“号称”,如:
【例】号为张楚(九下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动词,号令,号召。如成语“发号施令”,如:
【例】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龚自珍《病梅馆记》)
【参考译文:这些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但不能公开宣扬大声号召】
⑤名词,称号,别号。如:
【例】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参考译文:宅院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把“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
⑥动词,取别号。如:
【例】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九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99.患
①动词,担忧,担心。如成语“患得患失”,如: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九年级下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②名词,忧虑的事,祸患。如成语“有备无患”,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八年级下册·孟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九年级下册·孟轲《鱼我所欲也》)
③名词,疾病,弊病。如: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轲《孟子·离娄上》)
【参考译文:孟子说:“人的毛病就在于喜欢做比人的老师。”】
④动词,生病,得病。如词语“患者”,如:
患气经时久,临江卜宅新(杜甫《有客》)
100.慧
①形容词,仁爱,仁慈。如:
【例】孙讨虏聪明仁惠(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参考译文:孙权为人聪明仁慈】
②名词,恩惠,好处。如成语“施惠于人”,如:
【例】大王加惠,以大易小(九年级下册·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③动词,给以好处。如词语“互惠互利”,如:
【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荀子·王制》)【
参考译文:百姓惊惧政事,就没有比施予他们恩惠更好的】
④形容词,柔和,柔顺。如词语“贤惠”,如:
【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兰亭集序》)
【参考译文:这一天,天晴气爽,柔和的微风和煦舒畅】
⑤形容词,聪明,后写作“慧”。如:
【例】甚矣,汝之不惠(八年级上册·列子《愚公移山》)
101.生
①动词,草木生长。如成语“杂草丛生”,
【例】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七上曹操《观沧海》)
【例】绝巘多生怪柏(八上郦道元《三峡》)
②动词,出生,诞生,生育。如成语“与生俱来”,
【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七上王湾《次北固山下》)
【例】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八上列子《愚公移山》)
③动词,发生,产生。如成语“妙趣横生”,
【例】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七下杜甫《望岳》)
【例】可怜白发生(九下辛弃疾《破阵子》)
④动词,生存,活着。如成语“死里逃生”,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八上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名词,生命,生存的时间,一辈子。如成语“有生之年”,
【例】生,亦我所欲也(九下孟子《鱼我所欲也》)
⑥名词,生活,生计。如成语“民不聊生”,
【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⑦形容词,生的,不熟的。如成语“生猛海鲜”,
【例】则与一生彘肩(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⑧名词,对读书人的称呼。
【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七下李商隐《贾生》)
【例】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八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102.胜
胜:①美好;②赢;③取得胜利;④尽
①美好【例】予观夫巴陵胜状 (九上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赢;【例】射者中,弈者胜 (九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取得胜利【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九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尽【例】臣不胜受恩感激 (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103.行
①读xínɡ。动词,行军。【例】行收兵(九下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名词,行列。如成语“字里行间”,如:【例】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九下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行阵]:名词,行伍,部队。【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④读xínɡ。名词,行为,行动。【例】行拂乱其所为(八上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读xínɡ。动词,推行,实行。【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八下礼记《大道之行也》)
⑥[太行]:山名。太行山在山西与河北之间。【例】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八上列子《愚公移山》)
⑦读xínɡ。动词,走路,行走。如成语“日行千里”,【例】陈太丘与友期行(七上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⑧读xínɡ,旧读xìnɡ。名词,品行。
【例】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七上诸葛亮《诫子书》)
⑨[行止]:动词,行动,活动。如:
【例】终日在天中行止(七上列子《杞人忧天》)
⑩读xínɡ。动词,运行。如:
【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七上曹操《观沧海》)
104.异
①形容词,不同,不同的。如成语“异曲同工”,如:
【例】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八年级上册曹植《梁甫行》)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九年级上册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形容词,别的,其他的。如成语“异国他乡”,如:
【例】手自笔录(九年级下册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形容词,奇特,奇异,与众不同。如成语“奇珍异宝”,如:
【例】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八年级上册郦道元《三峡》)
④动词,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奇特。如:
【例】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八年级下册陶渊明《桃花源记》)
105.阴
①绿荫;【例】佳木秀而繁阴 (九年级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昏暗【例】朝晖夕阴 (九年级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寒冷,阴冷【例】阴风怒号 (九年级上欧阳修《醉翁亭记》)
106.命
①动词,命令,下令。【例】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八上列子《愚公移山》)
②名词,生命,性命。如成语“草菅人命”,【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九下诸葛亮《出师表》)
③动词,教导,训诲。【例】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八上孟子《富贵不能淫》)
④名词,王命,命令,使命。如成语“唯命是从”,【例】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八上郦道元《三峡》)
⑤名词,天命,命运。【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上《<论语>十二章》)
107.知
【字义例释】
①动词,知道,懂得。如成语“知书达理”【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七下欧阳修《卖油翁》)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七上《<论语>十二章》)
②名词,知识,见解,见识。【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③动词,得到,获得。【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七上《<论语>十二章》)
④动词,感觉,察觉。如词语“感知”【例】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自知(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动词,了解,赏识。【例】岂知予者哉(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⑥动词,主持,管理。如词语“知府”【例】山公以器重朝望,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世说新语·政事》)
⑦动词,同“智”,智慧。【例】孰为汝多知乎(六下《两小儿辩日》)
108.作
①动词,开始。【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十三章》)【参考译文:您要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②动词,产生,发出,兴起。如成语“鼓声大作”,如:
【例】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八年级上册·吴均《与朱元思书》)
【例】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
③动词,起立,起身。如:
【例】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论语·子罕》)【参考译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礼帽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的时候,哪怕他们很年轻,也一定会站起身来】
④动词,振作,奋起。如词语“振作”,如:
【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八年级上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⑤动词,创作,写。如词语“作诗”,如: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九年级上册·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九年级上册·苏轼《水调歌头》)
⑥动词,制作,建造。如成语“作嫁衣裳”,如:
【例】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九年级上册·欧阳询《醉翁亭记》)
⑦动词,劳动,工作。如成语“深耕细作”,如:
【例】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八年级上册·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动词,做,进行工作或活动。如成语“寻欢作乐”,如:
【例】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九年级下册·诸葛亮《出师表》)
⑨名词,作品。如词语“佳作”,如:
【例】然《大风》《鸿鹄》之歌,亦天纵之作也(《文心雕龙·时序》)
【参考译文:然而像(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和《鸿鹄歌》,也可以说是天才的作品了】
109.师
①名词,泛指军队,部队。如成语“挥师南下”
【例】十年春,齐师伐我(九下左传《曹刿论战》)
②名词,老师。如成语“良师益友”,
【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七上《<论语>》十二章]
【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名词,有专门特长或技艺的人。【例】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石钟山记》)
④动词,以……为师;拜师。【例】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五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⑤动词,学习,效法。【例】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之人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⑥名词,首都,京城。【例】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九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0.空
①天空【例】浊浪排空 ( 九年级 上范仲淹 《岳阳楼记》 )
②消散【例】而或长烟一空 ( 九年级 上范仲淹 《岳阳楼记》 )
③空旷【例】空谷传响 ( 八年级 上郦道元 《三峡》 )
④在空中【例】皆若空游无所依 ( 八年级 下柳宗元 《小石潭记》 )
⑤使……身处贫困之中【例】空乏其身 ( 八年级 上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