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山中送别
#每日一诗#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深山中送别了好友,夕阳下关闭了柴门。等到明年,春草会再次变绿,到时候朋友你能不能回来?
自古以来,送别诗就在万千诗词中占据大量的篇幅,有依依不舍的,如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抒发豪情的,如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王维的这首《山中送别》却与众不同,刚刚与朋友分手,就已经开始问起朋友的归期了,更进一层写出了对离别后重聚的期盼。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告诉读者,临行前的种种告别场面已经结束;“日暮掩柴扉”一句,说明又跨越了从白天到日落的一段时间。送别时、送别后,诗人的所做、所想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从《楚辞·招隐土》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演化而来。“归不归”本应是相别之际向友人提出的疑问,这里却等到友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诗人心头,成了一个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就深切道出了作者“相送罢”后的内心深情,说明作者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王孙”一词,本义是王公贵族之孙或后代,古诗中常将其作为“游子”的代称,白居易同是送别题材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之句。王维的《山居秋暝》中也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但其中的“王孙”却是作者自称,他不是吹嘘自己为“帝王子孙",而是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热爱,愿意长久地在这样幽雅宁静的山中居住。
人人尽知王维是诗人中的隐者,酷爱山水田园的隐居生活,可山水田园风光固然秀美,幽处久了也难免生发出对友情的格外珍视。因此除了山水田园诗作,王维的笔下也不乏对友人的惜别与怀念。想到流落江南的李龟年,王维殷勤祈愿“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面对即将出塞的元二,王维又细致体贴地道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送别黎拾遗,“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离愁暗吐;送别赵仙舟,“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仁立”,则深情直露……后人称王维为“诗佛”,不过是看到了他诗歌中的禅意,然而红尘中的绵绵情义却是王维参不破也割舍不下的。
#每日一诗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