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徐志摩最爱的两个女子最爱的都是自己,可怜的男人,谁最爱他

qitougu4周前 (07-03)知识百科6

打开青春的宝匣,拂去时光落下的厚厚尘埃,午夜踏着月光,悄悄地让回忆绽放,蝉鸣如歌,记忆的森林里,有一片青绿打着转儿,漾起空气中圈圈涟漪。那个莲花倏忽的瞬间,会否有人轻声叹息——再残酷的青春,亦是美梦一场。多少当时痛恨的时光,在积年后,却成为了永远回不去和留恋的过往。记得当时年纪小,还可以肆意哭,任意笑,怨恨和喜欢,都还明了。再苍白的青春,也有令人回顾驻足的美好,若是有一段深爱过的过往,那么少年的记忆,将会被永远郑重珍藏。

那么,在那位素净如莲的女子心中,是否也珍藏着一段深深的过往,如湖泊动人,如珍珠闪耀,如美梦一样,仿佛从未出现在过她的生命里。大约是有的,那样诗意的人,纵使没有不断回忆来添油加醋的过程,她的青春年华,也曾刻骨铭心。只是往昔,已被安放在旧日的宝盒里,轻易不能动,也不敢动。它被埋葬在流逝而去的时光里,等闲间,还抵不上女儿从噩梦中醒来,带着哭音呼唤的一声“妈咪”。

孩子的呼唤,不管何时,母亲听到,总会第一时间跑到她身旁,柔声安慰,用尽心思。不知道什么,或许是怀孕时情绪波动太大,加之身体状况并不好,女儿降生之后,极其容易受惊,十分爱哭,稍微一点动静,就会从睡梦中惊醒。而且,林徽因瘦弱的身体,不足以用母乳喂养女儿,他们只好用牛奶代替母乳。可这并不得小再冰的欢心,时常牛奶凉了,她也没喝下多少,于是只好再热。

积劳成疾,尚在月子中的林徽因病倒了,是旧日的肺病复发。医生检查之后,建议林徽因返回北京休养。东北干燥孤冷的天气,不适宜她在继续呆下去。为了妻子的身体,梁思成决定送林徽因和女儿回北京,并且接来了林徽因的母亲,祖孙三代,也算是有个照应。当时的东北,已不太平,日本人对东北的觊觎之心,路人皆知。是非之地,不应久留,加上梁思成也很想念妻子和小女儿,因此,尽管非常舍不得自己一手创办下来的东北大学建筑系,可他百般为难之下,依旧辞去了东北大学的教职,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北京。

为了让林徽因更好地得以休养,梁思成将母女俩送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山上空气清鲜,环境宜人,最适合休养。这座别墅,是在1917年间落成的,因为早些年前乾隆皇帝曾来此题字“双清”,由此得名。这里风景优美,花木幽深,清泉流掠,院落的周围覆着琉璃瓦,矮墙上爬着深绿的藤草,花期时,零星的白色小花斑斑点点,衬着院子里一潭荷花,相应成趣。再冰已满了周岁,越发粉嫩可爱,她在看护的陪伴在,在院子里跌跌撞撞地学走路,那笨拙的姿态深有童趣,看得林徽因不由莞尔。

正忍俊不禁,忽然门铃叮咚响起,她穿过幽幽花木去开门。门外,站着衣冠楚楚的翩翩男子,她露出笑容,熟稔而亲切:“你来了?”就像是多年前,伦敦雨季里的黑发少女,如翩跹的蝴蝶,辗转在他身侧。恍惚间,他只是如此以为。

徐志摩是在梁思成夫妇归国后,开始和他们重新开始来往的。刚回来时,林徽因身体非常虚弱,为了照顾她,徐志摩还在梁家住了一段时间。当时,他和方令儒等人在京创办了一个诗刊,就叫做《诗刊》,到了1930年年末,胡适邀请徐志摩来北京大学任教,权衡之后,徐志摩决定动身赴京,就在他将起身时,林徽因寄来了一封信,信中附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子清瘦憔悴,缠绵病榻,唯有明亮的双眸,依旧清澈如泉。

他心中微微一痛,旧日的深爱,随时光消散如烟,然而还有一份爱沉淀下来,如今她当了旁人的妻子,还做了母亲,早已不在他的生命里。可他对她,依旧怀着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那是爱,抑或是怜惜,是留恋,或者是依赖,他已分不清。但看到她的消瘦,他依旧会因她沉痛,准确来说,那更像是一份想要深深守护的心情,已不关爱恨。他只想看着她生活得幸福和快乐,安安稳稳地拥抱属于她的静好人生。

到京之后,亦是徐志摩建议梁思成把林徽因送去山上养病。在上山前,林徽因为徐志摩的《诗刊》写了三首诗,分别是《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那一晚》《仍然》,她的诗风是温柔甜美的,恰如其人。她一向钟爱文学,上山后,徐志摩特意将刊印了她诗作的刊物送上山来,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流向大江南北,林徽因非常开心,脸色也红润了几分。

第二次来香山探望,徐志摩是偕同张歆海张莫若夫妻前来的,看到朋友过来,林徽因神采飞扬地招待他们。她甚至还会同他们开玩笑,她不无烦恼地问老友们,自己是否是胖了。张歆海的夫人韩湘眉,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说,何止是胖了,还黑了点,被太阳晒得就像是个印度美人了。几人听了,都是哄堂大笑。徐志摩瞧着林徽因,她确实是胖了一点,这很好。香山果然是个养人的地方,两个月下来,她的脸色不再苍白,有了些血色,精神也开始好转,喝了下午茶后,还能有精力陪他们去游山。

山中风景独好,双清别墅,半山亭,西山晴雪,弘济寺。一行人沿着翠木小径,欢声笑语,行走在碧山流水间,端的是满身畅快。林徽因显然非常高兴,薰风习习,她站起身来,为众人朗诵她的新作《一首桃花》。在香山休养的时间里,她也并没有彻底闲下来,香山的美景,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她的诗情,前段时间,她写了一首《笑》,很是为人称道,而这首《一首桃花》,也被徐志摩赞为和“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是一样的境界,美到动人处,便是诗意流畅时,

微风浅浅,吹拂着她乌黑的鬓角和雪白的衣裙,衣袂翻飞里,她声音低柔温暖,一个字落下来,砰然掉落芳草间,仿佛砸开了繁花千万里。“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

时光仿佛交错,在满山翠意的香山,徐志摩宛如回溯过历年的光阴,再度回到他和她最初相遇的地方。那是,他未成名,她尚年少。他将遍身诗意,献给了那场爱,她也曾倾心而来,最终却黯然而去。到底是有缘无分。曾经,他很想问问她,在康桥潋滟的水波畔,她对他,是否有过瞬间的深爱。然而,多年后,他不再执着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曾经爱过,或许当真爱过,哪有如何呢?毕竟如今他们的身侧,都陪伴着此时深爱的人——那是过往再炙热的爱,都无法改变的。

只要,那记忆,并不只属于他一人。只要那段刻骨铭心的爱,也被她珍藏。他们都曾走过彼此的生命,也都留下过永恒的印记,这大约,已经足够美好。想到此处,他抬起头,对笑声深处的旧日爱人,露出一个纯澈笑意,而她,也看了过来,微微颔首,不言不语,彼此却心有灵犀——他们的爱,属于被珍藏的过去。而他们的友谊,却属于天长地久的未来。

一直觉得,最爱徐志摩的应该是张幼仪,可惜这个男人不知道珍惜。

相关文章

“诗仙”李白十大经典名句

李白是自古以来写出名篇、名句最多的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诗仙”。李白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有很多传世的经典之作。也许,您不会细读李白所有的作品,但一定要认真品读下面这十句经典名句。1.最经典...

草书杜牧的诗(三)赤壁、秋夕、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长安秋望

《赤壁》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公元208年三国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巧借东风,采用火攻之法击败了曹操,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基础。六百多年后,杜牧面对...

【背古诗词-016】滕王阁序(唐·王勃)

滕王阁序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故计划分7天背诵完成,今天是第4天,坚持就是胜利!《滕王阁序》原文选段(4/7)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lài)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

七绝四首·归去来兮辞

七绝四首·归去来兮辞一并州千里向云州,山水如飞绿野收。季节相看皆各异,春来早晚各千秋。二并州回返向云州,景物如飞拂闷愁。晋地花开闻燕语,坪乡风吼雪悠悠。三云州千里向并州,景物飞移愁更愁。洒泪离乡谁解我...

[文言详解]2025河南青桐鸣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题-苏轼《范增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论范增苏 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