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30句蝉鸣诗词,感受热烈的夏天

qitougu4周前 (07-02)知识百科4

无蝉鸣,不夏天

蝉,夏天最热烈的歌者。伴随着炎热,它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天气越热,蝉鸣越响。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唐】卢仝《新蝉》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唐】 杜牧《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古语云:蝉始鸣,半夏生。夏至刚到,蝉就忍不住昭告天下:夏天来了,夏天来了……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可蝉却不管,把这个消息说上一整个夏天。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苏轼《阮郎归·初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唐】来鹄《闻蝉》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 【唐】白居易《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总有一声蝉鸣,一马当先、先声夺人地领唱,一句三叠,高低分明,然后才会引来万声相竞,万句相和,若金声玉振,不绝于耳。

新蝉噪晴午,余响藏深幽。

——宋·文同《夏树》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唐】薛涛《蝉》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唐】李商隐《乐游原》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宋】苏轼《鹧鸪天》

童年的夏天,是从一声蝉鸣开始的。斑驳的树影,柔软的熏风,还有清脆婉转的鸟叫声。时间总是过得很慢,抓住一只蝉,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宋】袁枚《所见》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 宋 · 陆游《夏日杂题》

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 唐 · 李贺《南园十三首》

蝉活一夏,人活一生

生而为蝉,所要经历的生命成长到蜕变的过程也是不易。

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通常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穿越过如此绵长而又痛苦的等待,才能破土而出飞上高枝,寿命也只有一个夏天。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

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

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

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

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

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

——【东汉】曹植《蝉赋》

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 唐 · 张乔《蝉》

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终若止水。正因为早已了悟岁月苦短,生之不易,蝉,才会朝吟晚歌,激情奏响夏日绝唱。

蛰伏、破土、解脱。用一生换来短暂的高歌。它的歌唱,也许是无意义的,但它来过,就已足够。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虞世南《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商隐《蝉》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 唐·雍陶《蝉》

《庄子·秋水》有云:“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蝉不过一秋,人不过一世。一秋虽短,可尽鸣其声;一世虽长,但难留吾名。

可见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碌碌无为,蹉跎尘世者,终沦庸人也!

蝉中,有禅

蝉的一生,大多时间在泥土中度过,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汁露水为食,怀着满腔的热情歌尽生命悲欢,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虽活在尘世中,却不近世俗。

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食干净的露水,不食人间烟火,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高洁的象征。因此,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脱俗的高风逸韵。

蝉,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叫声凄惨,可用来表现凄楚哀婉之情。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

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

——【唐】雍裕之《早蝉》

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

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

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

——【唐】贾岛《早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蝉,通常称"知了",因与佛家用语中"禅"的音相同,而被寓意为 "知了":知是智慧,了是觉悟。

蝉的乐章,是鸣、嘶、哀,或是歌、噪、吟,蝉即禅,禅意人生。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宋】朱熹《南安道中》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艳花那胜竹,凡鸟不如蝉。

—— 唐 · 司空曙《江园书事寄卢纶》

参禅”与“听蝉”,几为一体,几为一事。

禅者,怀抱清幽,怀抱的禅静,胸中便了无一尘了。

侵晓堆桅坐,蝉声出树林。

分明宣祖意,何处有凡心。

历历消清梦,悠悠助独吟。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明】空室禅师《闻蝉》

抱叶寒蝉静,归来独鸟迟。

—— 唐 ·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

—— 宋 · 范成大《念奴娇·水乡霜落》

关于“蝉”与“禅”之间的关系,有人留下这样一首妙诗:

要悟禅机先悟蝉,知了二字莫轻言。

禅本无形依万物,蝉虽草虫历千险。

意乱清音增烦恼,心静蝉声伴安眠。

若有若无随心性,蝉声便是无字禅。

人生如蝉,亦如禅。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虫成蝉是身体的重生,人入禅是灵魂的涅槃。”

炎炎夏日,且听蝉吟——

领悟生命的纯粹,感受悠悠的禅意。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唐诗宋词

编辑:杨兴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李白为吹捧杨贵妃,写下一首28字肉麻情诗,开篇两句几乎人人会背

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所做出的成就,可以说是放眼古今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其诗歌兼浪漫和洒脱豪放为一体,在当时那个文豪遍地的时代是独树一帜。而像李白这么洒脱的一名诗人,竟然也会吹捧当朝的贵妃,写下的这首诗...

花木兰在军中成功隐瞒女儿身,可能归因于以下多个

性格坚毅果敢:从军是长期冒险行为,她需有强大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面临困难和危险时冷静应对。战场上她英勇杀敌,展现出不逊色于男子的气势和战斗力,使战友关注其军事表现而非性别。行事谨慎小心:日常生活中花...

冷寂意境的层叠渲染——唐.杜牧《秋夕》浅析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银烛:白色蜡烛,象征宫廷奢华中的清冷。画屏:彩绘屏风,暗示华美却孤寂的空间。轻罗小扇:薄纱制成的团扇,暗含秋日...

杜牧《秋夕》田楷米字格单字欣赏

值此七夕佳节,特意制作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秋夕》单字米格版,仅供朋友们临摹学习!秋夕[ 唐 ] 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银 yín烛 zhú秋 qiū光...

这首《菩萨蛮》写尽了李煜与小周后的暧昧,更让大周后撒手人寰

要论写暧昧的诗词,谁都比不过李后主李煜。李煜的大周后身患重病,妹妹经常来宫中探望皇后姐姐。一来二去,李煜便爱上了豆蔻年华的小姨子。于是两人便经常在宫中背着大周后幽会,这种爱上小姨子的故事本来就极有看点...

每天一首诗25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如何记忆?诗名:竹枝词二首·其一。竹枝词原是巴渝(今重庆)地区的民歌。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依调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