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李白用“六言诗”写冬天,美得不像话!

如果不看作者单读这首诗,你大概猜不出这是李白(作者存疑)写的。

李白,我们习惯了他的潇洒不羁,喜欢他醉酒狂歌的样子,也喜欢他认真追求理想的姿态。

当有一天,你发现李白归隐山林,不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时,你还会喜欢他吗?

答案是肯定的。


《冬景》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冬景》是四季组诗中的第四首,又作“立冬”。这首六言小诗,用简洁明了的句子,描绘出了我们向往中的慢生活的样子。




冬景/立冬

冬天在朔风的裹挟下飞驰而来,刹那间,整个世界仿佛都凝固了,随之凝固的还有诗人的诗情。作家庐隐在《我愿秋常驻人间》一文中写道:“一个人在感官被极度的刺激和压扎的时候,常会使心头麻木。故在盛夏闷热时,或在严冬苦寒中,心灵永久如虫类的蛰伏。”“懒”便是心灵蛰伏的最主要的表现。

李白说“冻笔新诗懒写”,天太冷,把毛笔给冻结了,“我”也懒得作新诗了。“冻笔”成了他懒写新诗的一个绝佳借口,却丝毫也不影响他火炉温酒的兴致。“寒炉美酒时温”,一沾酒,我们熟悉的李白又复出了。“寒炉”,并不是指寒冷的炉子,而是指寒天里的火炉,天越寒,则炉越暖。

微醺之际,李白看着月白色的“墨花”,恍惚间竟然闯到了画中,误以为前村下了大雪呢。“墨花”,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也指水墨花卉画;“月白”,带淡蓝的白色,与月下的雪色比较接近,所以李白说,“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恍疑”,犹仿佛,十分贴合诗人“醉看”的神态。

有酒、有墨、有“雪”的冬日,氛围感十足,即便懒得提笔,也挡不住好诗涌现。最后问题来了,你觉得李白这首六言诗怎么样?




来源:“古诗词赏读”

编辑:景晨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相关文章

“诗仙”李白鲜为人知的10首诗,你读过几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五虎将兵器大揭秘:演义夸张对正史真相,关二爷竟没用过青龙刀?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总被五虎将的兵器迷得神魂颠倒——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能劈开水面,张翼德的丈八蛇矛挑落过敌将头盔,赵子龙的亮银枪在长坂坡上扫出血路。后来翻了《三国志》才发现,这些神乎其神的兵器,大多...

今日夏至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订阅哦!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

清明诗词15首:梨花风起正清明

文稿 | 儒风君整理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节草木萌动,杏桃花开。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清明节就已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外出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