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成年后才读懂《送东阳马生序》背后的深意,其实努力也有高下之分

初中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经典的文章名字叫《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勇向前,努力拼搏。

但真的如课文里所讲“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没有成功是自己的过错,而跟其他无关吗?或许看完宋濂的一生,及东阳马生的结局,你就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宋濂1310年出生在浙江浦江的一户普通家庭里,说普通其实也并不普通,因为其祖父曾是宋朝时期的大官,元朝建立后家境没落,流落至此,因此就算在那个缺吃少穿战乱连年的元朝,宋濂家里依旧很注重教育。

然而,正如宋濂在文章中写道的那样“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他从小勤奋好学非常刻苦,也很受信誉,所以很多人都把书借给他。宋濂从小因此而博览群书。

但宋濂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样“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其实那是他一种谦虚的说法,历史上真实的宋濂聪明过人,属于神童的级别。

在他六岁刚刚入学的年纪,就能够一天学完那本全篇有2000多字的文章《蒙求》,并全文背诵。四书五经在他这里也是不在话下,据传成名之后的宋濂被朱元璋出题考问时,也曾七步成诗。

就是这样一位勤奋又天资聪慧的人,在参加乡试时却没有范进的运气屡次不中。科举两次之后,宋濂放弃了入朝为官的念头,而是一边做起了教书匠,一边专心的研究起了文学。

逐渐的宋濂在文人圈中创出了自己的名气,公元1349年,宋濂被元朝朝廷注意,朝廷希望能够起用宋濂,而此时距离元朝灭亡也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宋濂看到了元朝的积弱,于是辞不奉召,直接躲进了山里当起了道士。

11年后,49岁的宋濂见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物李善长,通过李善长的举荐,宋濂来到了朱元璋的麾下,帮助朱元璋教导他的儿子朱标。

朱元璋夺得天下后,朱标成为太子,宋濂因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大明朝常务副皇帝的老师,被朱元璋奉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宋濂自身的天赋他不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可是如果努力跟努力一样的话,那么或许成百上千个宋濂就会被复制出来。

然而宋濂只有一个,他刚好是个神童,他刚好科举没考上,他刚好被李善长举荐,他刚好遇到的是朱元璋,他刚好教了朱标。太多太多不可操控的因素在里面。

所以努力重要,可是努力并不是唯一的成功要素,所谓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所以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是需要的。但对于成年人来讲或许这样的文章更多的会被看做是在PUA,努力让自己当一匹合格的牛马。

因此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毕竟不是谁都有宋濂的运气,毕竟宋濂是以成功的姿态来诉说自己的一生。然而宋濂的一生真的是那么完美吗?

1378年已经告老还乡的宋濂在去拜见朱元璋期间,写下了这篇《送东阳马生序》,文章的后半段看似写给马生,其实是极尽赞美之词歌颂朝廷,一代大儒身在朝堂,也避免不了沾染朝堂的习气。

事情到这里本该画一个句号,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或许平平淡淡才是真。

1380年因宋濂孙子牵涉胡惟庸案,朱元璋大怒要处死宋濂,幸得马皇后和朱标求情,朱元璋才将处死改为了流放。1381年宋濂在流放的途中,生病去世,客死他乡。

而东阳的马生,没有宋濂的起运,最终回到了家乡做起了小吏,经过考证最大的官职只是做到了学校的副校长,平平安安的度过了一生。

相关文章

冷寂意境的层叠渲染——唐.杜牧《秋夕》浅析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银烛:白色蜡烛,象征宫廷奢华中的清冷。画屏:彩绘屏风,暗示华美却孤寂的空间。轻罗小扇:薄纱制成的团扇,暗含秋日...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30首清明古诗词,道不尽的哀思!

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描写清明节的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描写清明的诗还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分享30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词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

《归去来兮辞》——鲜于枢

鲜于枢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此帖属于经典行草作品!...

【美·听】唐诗《渡汉江》- 宋之问 朗诵:夏青

【美·听】唐诗《渡汉江》- 宋之问 朗诵:夏青渡汉江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注专题 欣赏更多:夏青朗诵《唐诗三百首》全集好物分享 || 请欣赏收藏!《唐诗三...

抄书打卡第七十天,唐代o杜甫的古诗《春夜喜雨》

抄书打卡第七十天。今天抄写的是唐代o杜甫的古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段时间特别忙,院子里的瓜果蔬菜和花草都顾不...

《春夜喜雨》——书画作品欣赏

原创 书画作者:详见正文 铁道兵情谊 2025.6.12陈保京书法作品右禄【唐】杜甫《春夜喜雨》等二首。【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右禄【元】杨维桢诗两首。侯金川书法作品敬书黄家才老首长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