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生死离别之后,苏轼为什么还会写下“人间无别离”?

qitougu1周前 (07-18)知识百科2

导语:苏轼一生为妻子、兄弟写过许多感人至深的诗词,至今仍打动人心。他的诗句里藏着什么样的深情?他的诗词为什么会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深情和豁达:苏轼的情义

苏轼这个人一生情深义重。他是一个多情的人,他的结发妻子死得很早,在她去世十年以后苏轼突然做了一个梦,醒来写了这一首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大家看看,写到这个份上多深情啊?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真正的深情用不着天天挂在嘴上,不思量自难忘,突然就入梦了。

可是,今天就算见了面你还认识我吗?我已经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但是在我的心里你永远那么年轻,永远那么明艳,永远那么清丽,对着小轩窗你正梳妆。

一个人不能为了豁达就舍弃深情,也不能因为沉溺于深情而丢失自救的勇气,深情跟豁达是不矛盾的。

用王国维先生论诗词的话来讲,“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间词话》)

人要是连“入”都不敢“入”,那就没有人生体验,没了“生气”;人要是不能“出”的话,就会溺死其中,达不到“高致”。苏轼就同时做到了“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深情和豁达在他的心中并存。

人间无别离:苏轼的兄弟情

为了弟弟子由,苏东坡往往能写出最好的诗,苏东坡一路遭贬谪由杭州到了密州时,心里也一直挂念着同样受阻的弟弟苏辙: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送李公择》)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颍州初别子由二首》)

物理空间的远离谁都束手无策,但人间最大的离别是忘了。“忘”字怎么写?上面是逃亡的“亡”,下面是一颗“心”。

当你忘了一个人,你的心就逃亡了。即使同在一个屋檐下,他的生日你忘了,他在外头不愉快你忘了,他得病了该去检查你忘了,他咳嗽夜里给他递口热水你都忘了……这才是人间最惨的别离。

所以,苏轼说的是“人间无别离”。他们兄弟俩虽然离得很远,但是他们俩第一次别离就分开了六年,再相见的时候赶上了中秋,两个人在一起待不够,但是中秋第二天就又分离了。

那个中秋节苏轼写下这样的名句: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今年今夜,有这样好的明月呀!这一生都不一定常有这样的时光,因为我弟弟在我身边。到了明年,明月仍在,但是我又身在何处呢?我的身边一定没有子由了吧!这是苏轼当时的惆怅。

现在每年快到中秋的时候,提前好几天网络上就会流传世界各地天文台最美的月亮,这个塔尖的月亮,那个山谷的月亮,这些高倍天文望远镜中的月亮清晰无比,会让你惊叹:太美了!

但是,跟身边人一起看过的那一轮远远挂在天上的月亮呢?你是不是还常常想起?那是身边人啊,我们能跟身边人一起看多少回明月呢?

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虽然自古以来我们就期盼中秋的明月,但是是不是中秋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如珍惜身边人吧,这才是团圆的意义。

人间的稀缺资源:苏轼笔下的团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有待,江山有情。在和亲人相隔很远的时候,苏轼问青天上的明月照过多少悲欢离合呀?他心中的深情是多么深啊。

看着这一首词,我们当然就会想起李白当年的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想一想当年李太白把酒问月,而苏东坡接过他的杯子又举起来,“把酒问青天”。他要问什么呢?他要问天上的宫阙现在是何年何月了?我知道天上有琼楼玉宇,我想要上天去,但是“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人间是有悲苦的,人间是要有很多蹉跎、甚至是灾难的,但是人间有情,何似在人间!人生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既然十有八九不如意,你就常想“一二”。既然可以言者不多,你就谨言慎行、惜缘感恩。人生是因为好东西太少,所以才懂得了珍惜。

“千里共婵娟”这样耳熟能详的句子为什么到今天大家还在用呢?这不是因为苏轼的文学技巧有多么高级,而是因为他写出了艰难中的珍惜这样的人生哲理。

当一种资源过剩的时候就没有人去珍惜它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富足了,随时可以买新衣服,不像过去过年才做一件,家里的零食铺天盖地。但为什么幸福感低了呢?就是因为你不再觉得它稀缺了,不再珍惜了。

苏轼写出的团圆,是生命中的稀缺资源,他写给自己兄弟的诗词道出了我们千古的珍惜。所以,他的深情才如此打动我们。

相关文章

17.[李白名句藏头七言排律:相思相见知何日]

17.[李白名句藏头七言排律:相思相见知何日]作者:陈振桂教授相思无尽月如钩,思绪千重绕心头。相望天涯人未返,见时泪落几时休?知君远行心难舍,何日重逢共倚楼?日暮风轻花影瘦,此情此景怎堪愁。时光荏苒春...

李煜与毛熙震两首《菩萨蛮》比较!

先看李煜写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该词是李煜与小周后幽会时写的一首词。写一个繁花盛开...

《竹枝词》唐·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声朗读

竹枝词·其一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注释】 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原...

贵州旅游天气报 2018年8月11日 阳光 雨水 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季的天气真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的,让人捉摸不透又生惊喜。今天省的西部和南部个别乡镇仍有暴雨需注意防范,其余地区多雷阵雨。贵阳甲秀楼,今天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今天夜间多云,28到20...

《归去来兮辞,并序》珍藏版:赵孟頫行书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之 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

赵孟頫“纸上归隐”的一幅字,陶渊明的这篇文章写出了赵孟頫心境

赵孟頫作为宋室后裔入仕元朝,一生深陷身份认同与政治漩涡的纠葛中。他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反复书写,既是艺术追求,更是情感宣泄。陶渊明在文中对官场的厌弃与对田园的向往,与赵孟頫“身在庙堂、心向林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