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明朝才子给偶像刘禹锡写诗,每一句都表达出了敬意,写得很是感人

qitougu3周前 (07-08)知识百科3

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往往会成为千古佳话,尽管人们常说文人相轻,其实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寻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有的文人品格高尚,他们对待朋友,或者是对待偶像时的那份真实的情感流露,也是最让人感动,譬如明朝才子陈昌在这首《桃花白头公》一诗中,他就向自己的偶像刘禹锡致敬,每一句都表达出了敬意,通篇写得也是很有趣。

陈昌是明朝著名的才子,字嘉谟,号惺泉,江苏无锡人,他对刘禹锡极为崇拜,写过很多的诗赞美他。可能熟悉唐诗的朋友都知道,刘禹锡是中唐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也被后人称为“诗豪”,他的一生也是颠沛流离,可是他依旧坚持了自我,从来不会向强权低头,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从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当然也包括陈昌这样的才子。

小桃花谢又花开,闻却当初玉镜台。

为问白头花底鸟,刘郎去后几时来。

刘禹锡当年由于参与了变法,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但是这场原本轰轰烈烈的改革,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一点与王安石的改革如出一辙,不过刘禹锡没有王安石幸运,改革失败之后,他先后被贬湖南、安徽、岭南(广东省)、贵州、四川等地,可谓是吃尽了苦头,但是刘禹锡依旧坚持自我,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那也是感动了后世无数的读者。

陈昌在这首诗中就像是一位不粉丝一样,从中表达了对于刘禹锡的敬意,所以通篇写得很有趣,诗名就很有深意,一位白头发的老翁在桃花树下,通过桃花诗人追今抚昔,想到了唐朝时期的刘禹锡,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作品,除了表达敬意之外,还有就是学习刘禹锡身上那种不卑不亢的精神,始终是坚持了自我,无论在生活中吃过了多少的苦头,也依旧还是始终如一。

刘禹锡写过一首《再游玄都观》,在这首诗中,他的文笔犀利,用一种充满讽刺的口吻嘲笑了当时的权贵,正是这一点最为后人欣赏,为此陈昌在这首诗中,也是借用那首诗的意境,从而写下了这么一首经典名篇;第一二句写得就很是有趣,“小桃花谢又花开,闻却当初玉镜台。”,春天来临之后,那桃花开了又谢,但是谢了之后,桃花又开了,听说当初玉镜台前,你就是像我这样,也是在桃花下独自黯然神伤。

第三四句则是充满了忧愁,同时也是再次表达出了对于刘禹锡的敬意,“为问白头花底鸟,刘郎去后几时来。”,你问这白头花底下的人,其实一样的悲伤,人也变得越来越苍老,刘禹锡去了之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刘禹锡在《再游玄都观》一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另外也是加深了那种讽刺意味。

陈昌这首《桃花白头公》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把当时内心的感受,还有对于刘禹锡的敬意,全部写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处处充满了诗意,同时也还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对于诗人来说,他极为欣赏刘禹锡,也是他最敬重的一位诗人,所以在这首诗中,他借用刘禹锡的诗意,无非是表达了敬意,还有肯定了刘禹锡高尚的品格,这也正是此诗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所以最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相关文章

「诗词欣赏」诗仙李白最经典诗词二十首

李白七岁时,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

李白诗词代表作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诗仙李白词18首精华请收藏

赏析诗词书画,品读国学文化。喜欢游山玩水,立志行走天下。点击上方加关注,一起来交流学习诗词书画,饱览大好河山吧!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

杜牧的诗《秋夕》写尽了一位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境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

李煜偷看小周后午睡,写下一首《菩萨蛮》,似春风般撩人心弦

在李煜的词中,除了剪不断,诉不尽,理不清的亡国愁恨,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风花雪月。大周后,周娥皇在19岁那年嫁给了当时还是吴王的李煜。我们都知道,李煜擅长书画,精通音律,博学多才,而...

【手写】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背景音乐:《盛夏光年》-R7CKY。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