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首传世诗词-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754,704有待考证),汴州(今河南开封)人,盛唐诗人。按照《旧唐书》的记载,崔颢早年颇具才名,与王维并称“才名之士”,
传说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接着说“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可称为其恶迹昭彰之体现,非美不娶,娶而弃之,乐此不疲,实乃始乱终弃之衣冠禽兽也!
但崔颢的恶行和它的文章、诗歌,是两码事,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一切。
后来崔颢从军边塞,诗风陡然一变,开始写作以军旅生活和塞外风光为主题的诗歌,唐代的文学评论家、诗选家殷幡在其盛唐诗歌选本《河岳英灵集》中就曾称赞崔颢“晚年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个或许是传说或许是后人杜撰,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俞陛云的《诗境浅说》、高步瀛(清光绪二十年举人,定兴书院山长)的《唐宋诗举要》,都认为崔颢《黄鹤楼》诗格调出自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在唐玄宗即位时所创作的一首歌功颂德的七言律诗《龙池篇》。沈诗云:“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可供鉴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