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第249天唐诗三百首 第249首《逢入京使》
今天是我抄书的第249天,抄写的是岑参的《逢入京使》。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 年),当时诗人奔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任职途中。这乃是岑参首次长途跋涉至西域,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一职。彼时诗人年方三十四岁,其前半生在功名方面不尽人意,迫于无奈,出塞赴任。他辞别了身处长安的妻子,扬鞭跃马踏上漫漫征程,西出阳关,奔赴安西。不知历经了多少时日,就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之上,岑参蓦然迎面碰见一位旧相识。当即勒马而谈,相互倾诉近况,诗人得知对方即将返京述职,不禁心生感伤,同时想到托他捎封家信回长安,以宽慰家人,传递平安之讯。此诗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番情景。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乃唐代诗人。其籍贯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出身于官僚之家,然父亲早逝,以致家道中落。他自幼从兄受教读书,广泛阅览经史典籍。二十岁时抵达长安,谋求仕途未竟,遂于京洛奔走,北游河朔。三十岁中进士,被授予兵曹参军一职。天宝年间,曾两度出塞,在边塞居留六年,颇具雄心壮志。安史之乱后回朝,经杜甫等人举荐任右补阙,后转任起居舍人等官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其后罢官,客死于成都旅舍。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皆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题材广泛。著有《岑嘉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