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经典诵读古诗词 李商隐《蝉》

qitougu4周前 (07-02)知识百科4

#古诗词##天天古诗词##一起来背古诗词##我在头条品唐诗##你喜欢李商隐哪些诗词?#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字词注释

以:因为。

高:高洁。

难饱:因为餐风饮露,所以难以吃饱。

恨费声:凄楚而费力地鸣叫。

疏:指蝉的鸣叫声稀疏。

无情:指树好像没听到蝉的鸣叫。

薄官:职位低下的小官。

梗:指桃木刻的木头人。《战国策》有篇寓言,记桃梗与土偶的对话。桃梗对土偶说:“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岁至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这里用“梗”泛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芜已平:已经荒芜。

君:指蝉。

警:警醒。

清:清贫。

诗词译文

蝉儿栖身高处,餐风饮露,难以饱腹,虽哀怨地不停鸣叫,也是徒然白费力气。到了五更天,蝉声稀疏,几近断绝,而它栖息的大树依旧枝叶碧绿,毫无同情之心。我官职卑微,像桃梗一样四处漂泊,故乡田园早已荒芜欲归不能。蝉鸣声让我警醒,我和你一样,全家都过着清贫的生活。

特色赏析

这是首咏物诗,咏吟对象是蝉。陆云《寒蝉赋》说:“含气饮露,则其清也;加以冠冕,取其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蝉蜕于浊秽,餐风饮露,临风长吟,一向被诗人视作高洁的象征。古人咏蝉诗很多,大多以高洁立意,这首诗却从蝉的清贫立意。

首联说蝉由于清高连肚皮都填不饱,白白地整夜在树头哀鸣(“费声”),其语句中已寄托诗人悲惨的身世。二联上联的“费声”说蝉在树上叫了一夜精疲力竭了、叫声稀疏了,但大树“无情”依然碧绿如初,一点也没受感动。这联用“树无情”喻自己得不到朝廷的理解。三联转而直接说自己职位低下(“薄宦”),就像一个桃木人身不由己,生活也漂泊不定;想弃官归去,家又贫穷荒芜,无家可归。尾联又回到蝉,拿自己与蝉相比,同样清贫如洗只剩下一身清高;而这清高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像第一句所说连肚皮都填不饱。

凡咏物诗都是托物言情,物本无情,但诗人的心情不同也就赋予物不同的情。同是咏蝉,虞世南(初唐诗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因为虞世南官高位显,他在表白自己:我的声望不是靠别人(秋风)吹捧出来的,我本来就品格高洁。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因为他正在狱中感到事事不顺(露重、风多)。李商隐则是以蝉自比,写自己清贫的悲惨处境。

整首诗借蝉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和高洁志向,情感真挚深沉,咏物与抒情紧密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相关文章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诗仙李白词18首精华请收藏

赏析诗词书画,品读国学文化。喜欢游山玩水,立志行走天下。点击上方加关注,一起来交流学习诗词书画,饱览大好河山吧!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

花木兰在军中成功隐瞒女儿身,可能归因于以下多个

性格坚毅果敢:从军是长期冒险行为,她需有强大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面临困难和危险时冷静应对。战场上她英勇杀敌,展现出不逊色于男子的气势和战斗力,使战友关注其军事表现而非性别。行事谨慎小心:日常生活中花...

每日诗词|杜牧《秋夕》

秋夕【唐o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且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

冷寂意境的层叠渲染——唐.杜牧《秋夕》浅析

《秋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释银烛:白色蜡烛,象征宫廷奢华中的清冷。画屏:彩绘屏风,暗示华美却孤寂的空间。轻罗小扇:薄纱制成的团扇,暗含秋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引导语:若欲成一颗日,则自尘矣;若欲成一条江,则从水作;若欲为世界英属之,则从最普通、最庸人矣。孙永过好进,人心之得皆因积得。若欲狂,则先学受,能受之乃可任。若欲独立,则先学坚,乃可独立。若欲放恣之爱...

共话江宁梅雨时, 道是无晴却有“情”

江宁的秀色山水、美丽乡村、宏伟建筑...一旦沾染了这湿漉漉的梅雨就好像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了清新淡雅的水墨丹青共话江宁梅雨时江宁这个季节的雨或有迅雷之威或有纠缠之意有时气势磅礴,倾盆下一阵子与青蛙、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