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兰”,到底是哪种兰花?
春风至,兰花吐蕊,家里养的兰花开了。
兰花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比如:
韩愈在《幽兰操》中说:“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写道:“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张九龄在《感遇》中写道:“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齐己的《游橘洲》中也有佳句:“春日上芳洲,经春兰杜幽。”
李白《鹦鹉洲》中也写道:“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楚辞》中的“兰”更多,比如“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落英”,再比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不过,古诗词中的“兰”并不是我家这种兰花,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古诗词中常用的“兰”到底是哪种兰花。
《唐诗》、《诗经》《楚辞》中常见的“兰”,基本都是泽兰类,常见的有三种,即泽兰、华泽兰与佩兰,泽兰类植物自古即为著名的香草,茎叶有香气,佩在身上可避邪气。
泽兰类植物多生山坡草地、灌丛、水泽、河岸水边。华泽兰,花白色、粉红色或红色;佩兰植株为绿色或紫色,花白色或微红色。
古代朝野都将泽兰类植物视为国香,天子常将泽兰类植物赐予诸侯。且“德芬芳者佩兰”,意思是只有品德高尚者才有资格佩戴。
兰为香草,其香清新而不腻,因此高雅的居室,称为“兰室”。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兰亭”便是以泽兰命名的。兰除了作为高贵香料,高雅象征外,一般百姓也会在房前屋后栽植,用来藏在衣服或书籍中放衣鱼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