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开学第一课,朋友圈被《送东阳马生序》刷屏了

最近,一则“终于读懂了送东阳马生序”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刷了屏。

评论区里,字字句句,都是成年人的眼泪和悔恨:

余幼时家贫,但仍不知上进,贪玩误学,缺乏志向。偶寄情于山水之间,纵情于男欢女爱,蹉跎人生三十有余。

回忆年少,初读《送东阳马生序》只觉晦涩难懂,不知其意。今观文,悲凉之感油然而生。逐尝人生之艰苦,才懂其意。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

那时年少无知的我们,理解不了《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苦读的深意,甚至还觉得读书是这世上最无趣、最辛苦的事情,所以终日贪玩享乐、不以为意。

直到后来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备尝艰辛,才在痛悔中逐渐明白:

读书虽苦,却是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上学虽累,却是我们一生中最好走的路。

刚开学不久,如果你的孩子抱怨读书苦,一定要带他再读读《送东阳马生序》。

也许只有真正读懂了这篇古文,孩子们才能少吃点苦头,不会重复我们走过的老路。

《送东阳马生序》中,一代大儒宋濂,讲述了他艰苦求学的亲身经历。

宋濂出身于一个贫寒之家,小时候家里连温饱都难以保障,更别提拿钱去买书了。

但宋濂自小又十分好学,为了读书,他就厚着脸皮去别人家借书来读;

为了按时归还人家,他时常在寒冬腊月里抄书到深夜,连砚台结冰了也不肯停下。

因着宋濂的这份守信好学,当地很多藏书人家也愿意将书借给宋濂,他因此得以遍览群书。

就这样一直到他加冠之后,宋濂又开始一个人外出求学,增长见识。

当时他求学的地方离他家有百里之远。

寒冬腊月,他只能穿着一袭单薄的衣裳,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深山峡谷中艰难行走。

等他走到学舍时,人早已冻得手足皲裂、四肢僵劲,好半天才能缓过劲来。

即便求学之路如此艰难,依旧没有熄灭宋濂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

哪怕在学舍中遭到了老师的斥责,听到了同学对自己的嘲讽,宋濂也丝毫没有退缩。

他总是会等到老师气消了再去请教,直到弄懂方才罢休。

如此,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宋濂才凭着那份寒窗苦读勤且艰的意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后来还被任命为了太子老师。

所以你说读书苦吗?

必然是很苦的。

但这条艰难的求学路,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唯一的道路。

更何况,今天的学子求学,不必深夜抄书、不必长途跋涉,更不必经历寒冻之苦。

既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读书,去为自己博得一个锦绣前程呢?

有句话说得很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一鸣惊人的背后,必然是日日夜夜的勤勉和奋斗。

所以,请告诉孩子,别抱怨读书苦,别觉得日复一日的读书生活,枯燥得让你难以忍受。

要知道,麦子破壳难,稻谷抽穗苦。

只有先经历过了这段被苦难淬炼过的日子,你才能破茧成蝶,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拥有你想拥有的人生。

时至今日,还是会有很多孩子说,自己不读书,一样可以出去打工,一样可以挣很多的钱。

读书,只是在吃无意义的苦。

这样想的孩子,不妨先来看看不读书的代价。

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中,有这样一群过早离开学校的孩子。

他们自愿辍学,进厂打工,本以为逃离了学校的桎梏,结果又坠入了生活的旋涡。

95年出生的杨鹏,初中毕业就来了厂里,干的一直是厂里最苦的工种——修理工。

好多次,杨鹏的手指被锋利的撬刀割伤,带他的班长也只是熟练地给他进行简单包扎。

随后又催促着他快点回到流水线上继续工作。

一个绰号“富士康诗人”的孩子,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的流水线生活:

我磨去棱角,磨去语言,

拒绝旷工,拒绝病假。

流水线旁我站立如铁,双手如飞。

多少白天,多少黑夜,

我就那样,站着入睡。

车间,机台,加班,薪水……将一个个曾视读书如粪土的孩子治得服服帖帖。

他们不敢喊累,不敢喊疼,不敢喊停,因为一旦表现出不满,就会有大把的人来将他们替换掉。

他们不敢想明天,因为他们的明天,只有无尽的重复。

他们只能带着迷茫,将最宝贵的青春,埋葬在冰冷的流水线上。

孩子,这样的生活,也许会让你觉得辛酸无望,可你若不努力读书,就很难避免堕入这样的命运。

因为这个社会的阶层是日益固化的,你觉得进了社会可以翻身赚大钱。

但事实是,出了学校以后,你更可能只能像这些流水线工人一般,日复一日地劳作。

很难再有机会,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逆天改命。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送东阳马生序》里的宋濂,也早已在几百年前揭示了这一点。

昔日,与宋濂一起求学的同学中,甚至有不少有钱人家的子弟。

但他们整日只知道谈论衣食美酒,不务正业,渐渐地就泯然众人了。

唯有家境贫寒,却一门心思刻苦读书的宋濂,考取了翰林学士,位列公卿。

所以你看,世界一直在惩罚不读书的人,也一直在悄悄奖励坚持读书的人。

读书,从来都是普通人从底层走向上层社会的最佳通道。

请一定告诉孩子,永远别亲手堵死那条路。

讲到这里,我想起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的主人公,陈时鑫。

他出身于四川凉山的一个贫苦家庭。

当别的孩子在无忧无虑享受童年时,他却只能在田间劳作、插秧、割谷、喂猪……

生活的不易,让他从小就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为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小的时候,他便上山捡菌菇和挖草药,以此来赚取学费。

初中三年,为了省钱,他每天骑车十几公里,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

冬天的严寒让他双脚长满冻疮,夏天的雨水也常打湿他的书包衣裳,这种种艰难,却从未让他有过放弃的念头。

终于在努力了很多年后,他考上了南京大学,走出了大山。

2022年的时候,他更是以大四学生的身份,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

如今,他早已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在读博士。

还有那个“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的黄国平。

他整个童年,都笼罩在贫穷的阴影之下。

但他没有退缩逃避,而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光,去读书,去与之对抗。

最终他胜利了,凭着一纸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彻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现在的他,已经成为了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

其实,说到抱怨读书苦,浸润在苦难中的他们,比谁都有资格抱怨,但他们没有。

为什么?

因为人生原本灰暗,若抱怨,便是自熄炬火;

因为命运原本不公,若不读书,便是自甘平庸。

白岩松曾说:

孩子,除了上学,真的是没有其他的路能走,考试不是唯一的路,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

我知道,读书的确不是一件简单舒服的事情。

但在没有更多的选择之前,请告诉自己的孩子:

只有脚下的书本,才能垫高你人生高度,让你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

只有见识,才能化作庇护你的大伞,带你穿越风雨,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网上有一个关于“人生十大憾事”的投票,得票最多的选项赫然写着:

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这个回答,是800多万人的悔恨,也是800多万人留下的警钟。

但是现在仍有书可读的孩子,比这几百万人都幸运,因为他们仍有大把的机会。

所以请告诉你的孩子:

哪怕你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显赫的家世为你托底;

哪怕你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却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

但你要相信,命运牢不可破的大网里,总会有那么几条不甘平庸的漏网之鱼。

几百年前,寒门书生宋濂做到了;如今,一心苦学的陈时鑫、黄国平也做到了。

那么未来,你是不是也能像他们一样,挣脱命运撒下的大网,用尽全力书写出一个逆天改命的故事?

新学期,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送东阳马生序》,而后执笔为剑,征战题海,为人生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吧!

作者:每晚·CC。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相关文章

五虎将兵器大揭秘:演义夸张对正史真相,关二爷竟没用过青龙刀?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总被五虎将的兵器迷得神魂颠倒——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能劈开水面,张翼德的丈八蛇矛挑落过敌将头盔,赵子龙的亮银枪在长坂坡上扫出血路。后来翻了《三国志》才发现,这些神乎其神的兵器,大多...

今天,一起品读清明诗词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一时节,人们踏青出游、沐浴春光,追思怀远、感怀先人。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词佳句很多。你知道几首,快跟小编一起读起来来源: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推荐|9首经典清明诗词,你知道几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又至,人们在这一时节追思怀远,感怀故人。九首与清明有关的经典诗词,你知道几个?...

古诗文赏析:《渡汉江》(唐)宋之问

《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

赏美文丨绿 作者:朱自清 诵读:王卉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

深度好文 ▏又是一年春草绿,再读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