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除夕,与苏轼一起《守岁》: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qitougu2周前 (07-16)知识百科3

#每日创作打卡#

01 写在前面

除夕之夜,读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守岁》。

这是1062年(宋仁宗嘉祐七年),苏轼与父亲、弟弟苏辙分别,独自一人在凤翔过年。烟火璀璨,灯光如昼,苏轼独饮屠苏,想起与弟弟一起读书的时光,想起父子三人一起在京都的日子,相见而不能见,思归而不得归,于是挥笔写下了三首诗寄给弟弟苏辙,分别为写了《馈岁》、《别岁》、《守岁》,这是其中的一首《守岁》。

诗中写了古代守岁的习俗,还写了对时光的珍惜。


02 诗与译文

守岁

宋.苏轼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旧年,犹如游向沟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却知道这是无可奈何。儿童也不睡觉,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晨鸡且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

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蹉跎。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注释】

垂尽:快要结束。壑(hè):山谷。

修鳞:指长蛇的身躯。强(qiǎng):勉强。

哗:一作“喧”。挝(zhuā):击,敲打,此处指更鼓声。

03 诗文赏析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诗的前六句写了时光流转的无奈。作者用了“赴壑蛇”这个比喻来表现出对流逝时光的无奈。

明明知道已经到了除夕,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就好比游向沟壑的蛇,想要抓住它的尾巴,已经不可能了。

作者题中写守岁,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也是为了引出下文。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中间六句写了守岁的习俗。孩子们强忍着睡意,一起欢闹守岁,这样的时光在诗人眼里是美好的,所以作者写了早晨打鸣的鸡不要叫唱,更鼓也不要敲打,希望留住此刻的美好。久坐守岁看着灯花落,起身能看见北斗慢慢西斜。

这是大人与孩子守岁的真实情景,读来倍感情切。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最后四句与开头的“想守守不住”相照应,写了明年还会过年守岁,心里担心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蹉跎了时光。于是想着应该在今天就开始努力,正值青春年少,一切皆有可能。

结句为点睛之笔,含有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意思,使全诗精神陡然振起。

04 写在后面

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正值青春年少,刚刚经历名动京师的辉煌,去往凤翔任职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此时他还未经历中年的变迁,满怀激情奔赴人生的下一站,眼前不得不与住在京城的父亲与弟弟分别,则是乐天派苏轼心中为数不多的烦恼之一。

独在异乡,他思念着弟弟,告诫自己要珍惜眼前时光的同时,也勉励弟弟“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在此,也将这句话送给所有的朋友,也希望所有的朋友,过完除夕,迎接新年,惜年华,赴前程。

相关文章

14.[李白名句藏头七言排律.白发三千丈]

14.[李白名句藏头七言排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作者:陈振桂教授白云悠悠映碧空,发丝轻舞伴清风。三生石上缘未尽,千年树下梦难终。丈量心海深几许,缘起缘灭皆成空。愁绪如丝缠心绕,似水年华逝匆匆。个...

三十里营房,寒光照铁衣

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这个数字,指从附近一个地方迁移过来的距离。这一带,当时没有地名,有点像内地人讲“十里埠”之类的。百科词条解释,“它是赛图拉哨所”,” 东移三十里而来,当时东移几十里,是改进驻守条件“...

李煜偷看小周后午睡,写下一首《菩萨蛮》,似春风般撩人心弦

在李煜的词中,除了剪不断,诉不尽,理不清的亡国愁恨,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风花雪月。大周后,周娥皇在19岁那年嫁给了当时还是吴王的李煜。我们都知道,李煜擅长书画,精通音律,博学多才,而...

《竹枝词》唐·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声朗读

竹枝词·其一 【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作者】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注释】 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原...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知道几首?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知道几首?】民生视角“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除了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古人笔下的清明节~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