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古诗《敕勒歌》文本(二年级上册的敕勒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中心思想】
《敕勒歌》这首诗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敕勒人对游牧生活无限的热爱之情。
【注释】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川:平川、平原。
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笼罩。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
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显露。
【参考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如同毡制的圆顶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湛蓝,草原辽阔无边,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敕勒歌》古诗带拼音版图片如下:(可打印图片进行学习)
《敕勒歌》古诗带练字版图片如下:(可打印图片进行练字)
原创图片,可以自己下载学习,但严禁商用、转载。
需要学习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保存到手机或电脑,打印图片进行学习。
关注我,了解更多。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