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5《山中送别》

qitougu3周前 (07-03)知识百科4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此诗如何理解着记忆呢?

诗名:山中送别。

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有好友相送,有感而发,写下的这首诗。

作者: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有“诗佛”之称,前半生仕途顺利,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悠闲生活,其诗早年积极进取、气概豪迈,晚年宣扬佛法、词秀调雅。

诗词:

第一句:山中相送罢。

字面意思:在山中送完好友。

不同于其他的送别诗,将描写侧重于送别时的依依不舍,这首送别诗巧妙地选取了,分别后的场景和心理活动。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

字面意思:夕阳落下,我缓缓地关上柴门。

掩,关上,柴扉,柴门,如下图所示:

日暮,傍晚的意思,一方面通过夕阳西下,来衬托作者送别好友后的伤感心情;

另一方面,在古代夜间缺少照明工具,为方便赶路,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和好友真正分开的时候,应该是在上午,而作者回到家却已是傍晚时分,说明作者送完好友后,步伐缓慢地、脚步沉重地回到家中,更能显出作者的落寞和黯然。

同时,这也是本诗跳跃的第一段时间,从送罢到回到家。

“掩柴扉”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有送别经验的人都知道,送别最让人难受的,并不是分别的时刻,而是送别归来后的那一刻,好像朋友仍在身边,但却已远去,那种“似有还无”的失落,最能让人感到孤寂。而作者正是敏感地捕捉到这一心理感受,并用简单的关门动作加以表现,将气氛烘托到极致。

第三四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字面意思:明年春草发出绿芽的时候,我的好友能不能回来?

后两句,化自《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本诗还有另一版本,为“春草年年绿”。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作者回到家中,不禁想起,明年春天好友能不能回来?“归不归”作为一个问句,本应该是在送别之际当面问出,但却没有问,现在好友已经走了,却又浮上心头,有几分欲说还休的别样情致。

从送别的第一个“日暮”,就想到了明年的“春草绿”和“归不归”,更加流露出分别后的无尽想念。

同时,这也是本诗跳跃的第二段时间,从当下跳跃到未来。

回看全诗,虽无一个字,描写离别时的情态,但全诗的字里行间,无一处不流露着,诗人分别时的难舍和分别后的想念,让人读后余味无穷。

“送”字飞花令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送君若浪水,叠叠愁思起。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4《回乡偶书·其二》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3《回乡偶书·其一》

每天一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2《宿建德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关注霏爸爸,让我们一起理性育儿,赶走焦虑!

#亲子欢乐过大年#

相关文章

李白为吹捧杨贵妃,写下一首28字肉麻情诗,开篇两句几乎人人会背

我国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所做出的成就,可以说是放眼古今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其诗歌兼浪漫和洒脱豪放为一体,在当时那个文豪遍地的时代是独树一帜。而像李白这么洒脱的一名诗人,竟然也会吹捧当朝的贵妃,写下的这首诗...

品读唐诗之杜牧《秋夕》

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体会:杜牧的《秋夕》是一首描绘深宫秋夜的诗,通过景物和宫女的动作与心理,表现了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银烛秋光冷画屏”,描绘...

李煜偷看小周后午睡,写下一首《菩萨蛮》,似春风般撩人心弦

在李煜的词中,除了剪不断,诉不尽,理不清的亡国愁恨,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风花雪月。大周后,周娥皇在19岁那年嫁给了当时还是吴王的李煜。我们都知道,李煜擅长书画,精通音律,博学多才,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引导语:若欲成一颗日,则自尘矣;若欲成一条江,则从水作;若欲为世界英属之,则从最普通、最庸人矣。孙永过好进,人心之得皆因积得。若欲狂,则先学受,能受之乃可任。若欲独立,则先学坚,乃可独立。若欲放恣之爱...

今天,一起品读清明诗词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一时节,人们踏青出游、沐浴春光,追思怀远、感怀先人。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词佳句很多。你知道几首,快跟小编一起读起来来源: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清明节必读的十首最美古诗词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韩翊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