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语音版」蝉声,文/郭德诚

qitougu4周前 (07-02)知识百科6

 小时候,和奶奶在乡下住。农家院,小草房,院中一棵老槐树。那古槐,如撑开的巨伞,遮住了半边屋,奶奶就坐在树荫下做针线。当“知了,知了”声声从浓密的树冠中流出,奶奶总要抬手在头发上篦一下针,说声:“听见知了叫,懒老婆吓一跳,一个布衫没缝好,又要缝棉袄。”又埋头干活。蝉声,裹着时序更迭,也蕴含着老百姓未雨绸缪的生计安排。

  长大后,对蝉声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著名词人柳永耳中的蝉声,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离恨声声,凄切动人。同为文学家,王维听到的则是散淡、质朴、平和:“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体验。刘删的蝉,与王维的又不同:“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何辞!在所不惜,蓬勃向上,催人奋进。

  蝉,在我国古诗词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意象。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最经典的,要数唐代文坛“咏蝉”的三个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是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高权重,意境阔大,居高声远。再看骆宾王的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囚徒白发,高墙铁窗,蝉,也凄惨悲凉。李商隐的则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身世不幸,牢骚满腹。

  言为心声,也是人生际遇、处境的折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蝉声。相比较,我欣赏辛弃疾的蝉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既有平民生活的烟火气,也有欣赏、体会生活的超然心态。在这些蝉声里面,我顶喜欢奶奶那:“一个布衫没缝好,又要缝棉袄。”具体,朴素,实在,还有紧迫感。

  生活的蝉声,丰富多彩,诗意盎然,听取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当然,有时候,也会“东边日出西边雨”,雨天,也不用怕。西谚云:钥匙丢了,它肯定不在锁的旁边。换个地方去找找,也许就是诗和远方。

相关文章

李白最经典的五十首诗词,全是名篇,一生一定要读一次!

在唐最鼎盛之际,有一人迎风揽月,挥墨纵情,飘逸若仙。他是人间客,天上仙,诗歌冠绝天下。他是李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永远的诗仙,永远的谪仙人。余光中评价李白:“酒入愁肠,七分...

林海雪原号角催征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春节刚过,记者一路北上,来到驻防祖国最北端的特种部队——第78集团军某特战旅。年味尚未散去,硝烟味扑面而来。2月12日上午8时30分,第78集团军召开大抓阶段性军事训练动员部署...

融入瀚海的水滴

一数年前,尘土飞扬的野训场上,旅长亲自考起了刚刚送学归队的下士吴涛。50道题,对答如流,旅长频频点头。“最后一步,设备接电。报告首长,回答完毕!”吴涛把军姿拔得笔直,几乎是从胸腔里把这句话吼了出来……...

《阴山淬火:与花木兰共戍北魏边关》

“噗嗤!”滚烫的鲜血喷溅在脸上,带着浓重的铁锈腥气。视线被黏稠的红色糊住,耳畔是弯刀破风的尖啸、垂死者的呜咽和柔然骑兵战马那特有的、令人心悸的嘶鸣。一只断臂滚落脚边,手指还在神经质地抽搐——这是我的环...

“一日一诗”:《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词鉴赏:晚唐诗人杜牧的绝句可与李白,王维,王昌龄齐名,比如编入教材的《山行》等,而这首《秋夕》更是写尽了秋季的物候特征,构思巧妙,词...

道是无晴却有晴——古诗词抄写打卡第21天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两岸杨柳,青得滴翠江水悠悠,淌过时光的眉弯忽然,江面上飘来熟悉的曲调是他的歌声,撞进我慌乱的心间东边,阳光正肆意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