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郑板桥《竹石图》将现身2019华艺春拍

qitougu4周前 (07-01)知识百科7

北京商报讯(记者徐磊)7月24日,华艺2019春拍深圳精品巡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郑板桥晚年巨制《竹石图》现身本季春拍。此幅《竹石图》绘一峰突兀直峙,形态倔强孤傲,板桥善用直纵硬朗的笔锋勾勒湖石,石上稍以横皴侧扫,不施渲染,取苏轼丑石之态,熔铸成郑家之石,尽写石势之巉峻,骨气毕现。石侧数杆瘦竹,与石相侣。

《竹石图》画面右侧以其独创“六分半”书题画诗一首:“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崚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诗意与画面交相辉映,写来纵横跌宕,或楷或行,忽篆忽隶,诸体笔意兼备,舒展任意,厚朴潇洒,虽不拘一格,然狂奇中得意得趣。此作绘于乾隆癸未年(1763),彼时郑板桥已赋闲在乡近十年,曾经宦海的复杂不曾侵蚀其刚正不阿的人格,反倒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古稀之年的郑板桥,绘竹石之术更是愈发劲利,实可谓人愈老,竹愈直,石愈峭。郑板桥用印独具匠心,除了在选用印章数量、大小、位置上不拘一格外,更善于因情因画选用不同的印章,使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此幅《竹石图》借助其亲自篆刻的三方印:“燮何力之有焉”、“乾隆东封书画史”、“歌吹古扬州”,将自己的情怀和艺术追求更进一步地展现出来。

相关文章

杜牧《秋夕》赏析

秋 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诗以拗峭险侧的风格著称于晚唐诗坛,而《秋夕》却是典型的清婉平丽之作,代表了他的另一种诗风。诗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宫女...

李煜偷看小周后午睡,写下一首《菩萨蛮》,似春风般撩人心弦

在李煜的词中,除了剪不断,诉不尽,理不清的亡国愁恨,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风花雪月。大周后,周娥皇在19岁那年嫁给了当时还是吴王的李煜。我们都知道,李煜擅长书画,精通音律,博学多才,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引导语:若欲成一颗日,则自尘矣;若欲成一条江,则从水作;若欲为世界英属之,则从最普通、最庸人矣。孙永过好进,人心之得皆因积得。若欲狂,则先学受,能受之乃可任。若欲独立,则先学坚,乃可独立。若欲放恣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