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诗三首 重点知识梳理 四年级语文下册
一、作者简介
王昌龄
简介: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人,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称。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皆有名。其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
作者作品:《从军行》《出塞》《闺怨》等。
卢纶(约 742—约 799)
简介: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南)人。大历中由王缙( jìn) 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 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者。
作者作品:《塞下曲》等。
王冕(1287—1359)
简介: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工墨梅,学扬无咎( jiù),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亦擅竹石。诗作语言质朴,不拘常格。
作者作品:《竹斋集》《墨梅图》《南枝春早图》等。
二、相关资料
《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江苏南京) 丞。 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在西北城楼(芙蓉楼) 为他饯行,然后在此分手,并写下这首诗。 此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二人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塞下曲》
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之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谋得官职。朱泚( cǐ) 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 jiān) 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组诗《塞下曲》六首,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三首。
《墨梅》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图》 而题写的。王冕在长途漫游以后回到了绍兴,在会( kuài)稽九里山买地造房,名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此诗就作于此。此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王冕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三、生字
(1)会认字
芙(fú)蓉(rónɡ)洛(luò)
单(chán)砚(yàn)乾(qián)
坤(kūn)
(2)会写字
芙(芙蓉)蓉(芙蓉 豆蓉)
洛(洛阳 洛河)壶(酒壶 喷壶)
雁(鸿雁 大雁)
(3)多音字
单 chán(单于)
dān(单独)(单元)(单枪匹马)
shàn(单县)
例句:学习这个单(dān)元时,单(shàn)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单(chán)于的故事。
四、课文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 连江/ 夜入吴,平明/ 送客/ 楚山孤。
洛阳/ 亲友/ 如相问,一片/ 冰心/ 在 玉 壶。
诗意: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 ,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主题:《芙蓉楼送辛渐》 是一首送别诗,通过写诗人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塞 下 曲
[唐]卢纶
月黑/ 雁飞高,单于/ 夜遁逃。
欲将/ 轻骑逐,大雪/ 满弓刀。
诗意: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
了雪花。
主题:《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墨 梅
[元]王 冕
我家/ 洗砚 / 池头树,朵朵/ 花开/ 淡墨痕。
不要/ 人夸/ 好颜色,只留/ 清气/ 满乾坤。
诗意:梅花生长在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的墨痕。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
主题:《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