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 正文内容

又到故乡薅秧时

qitougu4周前 (06-30)知识百科6

糜建国(成都)

端阳过后,小雨如织,人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拄着根竹棍子在秧田里扯稗子、捉杂草、松泥土,名曰薅(hāo)秧。一般秧苗在抽穗前,要薅3次秧。

稗草狡猾地混在秧子里偷吃肥料,刚嫁过来的新媳妇儿,不是老把式还认不出。旁边的婆婆说,稗草叶片上的经脉是白色的,表面很光滑,没有茸毛毛,摸起来不刺手。

那些老把式则悠哉游哉,边薅秧,边唱起薅秧歌:“大田薅秧稗子多,扯了一窝又一窝。大田薅秧脚跟脚,不唱山歌不快活……”慢慢悠悠,一天下来,田埂上扔满了稗草、千金子、莎草等。

几天后,薅过的秧苗来了精神,你追我赶,使劲儿、发狠地往上冲。几冲几冲就绿了,绿得让人心疼。从这丘田到那丘田,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连成一片、绿成一片。

但这种绿不是朱自清笔下的绿。朱自清笔下的绿大多小巧、玲珑剔透;也不是草原上的绿,“离离原上草”,那绿则显得苍茫而粗犷。这秧苗的绿呢?给人一种幸福、一种陶醉。想到秋天金黄的稻谷将遍布田野,是的,应该是一种陶醉吧。

秧鸡躲在田中央,聪明得很,把秧苗扑腾折断、团拢垒成一个舒适的小窝,呼朋唤友咚咚咚地叫着。运气好的话,循着叫声找过去,有时还能寻找到一窝秧鸡蛋呢!拿回家去,煎一二两猪油,蒸上,香喷喷的一碗秧鸡蛋哟!

可惜的是,大人们说,细娃儿不能吃秧鸡蛋啊,漂亮俊俏的脸蛋上会长不少雀斑的,将来如何娶媳妇儿、找婆家呢?

不过,那坡上绿泱泱的一大笼刺藤下,藏着一嘟噜一嘟噜成熟了的薅秧泡儿,乌黑乌黑的。扯下来就吃,酸甜酸甜的,吃得满嘴都是紫红色。

当雨稍大些,河里涨了水,孩子们提着鱼篼到秧田里捉鱼。沿沟而下,收获总是不少的。有时候,把邻村张大爷家的秧苗弄坏了,张大爷就在村门口大声吼叫:是哪家背时的娃娃儿在秧田头捣乱?

孩子中有人就喊:“快跑,张老头来了!”于是,提起鱼篼,光着脚丫,扑爬连天呼啦啦跑光了,只听见那无邪的笑声淹没在绿色的田野中。

等第三道秧薅完了,初夏的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故乡显得安静和闲暇。青蛙呱呱地叫,男人们叼着烟杆,蹲在田埂边聊着无边的往事,盼着稻花开,议论着这一季的收成。女人们三五两个聚集在屋檐下,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叽叽喳喳闲摆着东家长李家短。

田头的秧苗,已开始偷偷地抽穗灌浆了。

相关文章

李煜与温庭筠两首《菩萨蛮》比较!

先看李煜写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是李煜写的描写他与小周后幽会的词,用白描的手法把...

今天,一起品读清明诗词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一时节,人们踏青出游、沐浴春光,追思怀远、感怀先人。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诗词佳句很多。你知道几首,快跟小编一起读起来来源: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每天一首诗,提升记忆力:142《杂诗》

《杂诗三首》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如何记忆?诗名:杂诗。作者:王维。安史之乱之后,王维隐居孟津。这是一首怀念家乡的小诗。诗词:一、二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你...

古诗词《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译:好雨好像知道季节时令似的,正当万物生长之时及时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的来到,默默无声滋养着万物...